言情小说网 > 探华夏之太古见 > 第二十七章 奇特葬礼(下)

第二十七章 奇特葬礼(下)


被封为“上相”共工内心是很有波澜的。

        原本最初以为自己也会像“柏皇”那样被封一处领地,却没想被伏羲留在了身边还拜为第一重臣!

        他不像柏皇,柏皇已经有了自己的领地,而且做的非常好,也非常受百姓爱戴伏羲赏识。

        所以有着赫赫战功以及打败蚩尤迁都宛丘各大功劳的柏皇被拜为“下相”是理所当然的。

        也正因为有了封予的领地,柏皇是不可能继承国都的。

        那么被封为“上相”的自己极有可能是被伏羲定性为下一任继承人!

        因此不管是为了伏羲也好,还是要让这无数部族知道自己能干有才华被认可,每一处的工作都一定要尽善尽美做到最好。

        事实上凡事共工去帮助过的部族确实都对他非常欣赏和认同,甚至有不少部落首领都迫不及待的想和共工的孩子以及族人联姻,好希望能够在更长的日子里得到长久的关照。

        只不过为了保全名声和更突出自己工作的成绩,共工都一一谢绝了。

        共工带给其他部落最重头的,就是食物。

        有着数万“华羲族”人经营的宛丘城物资简直不要太满,多出来的就用来赏赐分封之地,而后就是帮扶各个部族。

        在有吃的就是代表活命的上古时代,更多的部族还没有掌握和学会从动物进化到人,进行耕种劳动的能力。

        共工大队人马携带的丰富食物无疑对他们是极大的震撼。吃的都吃不完?你们华羲族是多强盛?更加顺服。

        但你要说伏羲有没有传位共工的意思呢?

        可能有,也可能没有,这不废话吗?但在我看大概率其实没有。

        但伏羲很清楚共工的心思,也看到了各个部落对共工的推崇,但他不说,因为共工做的越好,对自己是有利的。

        两年来勉强用石刀割过一次头发,太难了,于是放弃了剪头的念头。

        头发在长得过长后也就不再“海胆”了,屈服在地心引力下。

        但靠近头皮的一层还是倔强的坚持着立起,所以我的头发倒不用像胖子那样用皮绳绑起来,用手一扒拉就跟女的梳过头一样。

        不能乱搞女人后胖子失去了最佳娱乐方式,总是犹豫是不是选个女的娶了再说。

        又怕这帮野性十足的女人自己没法控制,以前随便玩的时候就是干完拍屁股走人,人家也不用你负责。

        今天跟你明天不定跟谁呢,现在娶了就得一直在一起生活,那不一定受得了!

        跟女人待时间最长就是他,摘果子那段时间见过这些女人打架,什么木棍石头的抓起来就往脑袋上干,狠起来不比男人差!

        所以犹豫再三这家伙只能撸自己!

        胖子撸的自己都要废了,总还想从我这找点画面描述以供自己遐想。

        在问过几次跟华胥夫人舒服不?我都懒得理他后,只能把发泄不出的火气撒给“新兵蛋子”。

        其实上次之后华胥夫人也就又让我陪过一次,而且还是因为跟我聊伏羲和女娲的未来聊的太久,带着客气的意味让我留宿了一宿而已。

        人家毕竟是圣母皇太后!比我年轻帅气又有她们喜欢的肌肉男多了去了,哪就差我一个男宠了。

        终究“后遗症”还是来了,大批的畸形儿终究没有熬过少年期。

        哀伤的母亲们只能独立安葬自己可怜的孩子,有的在新政实施后才产下畸形儿的母亲甚至奶水还没退去,就得和小生命伤心的告别。

        巫师们必须分成好多个小组,三三两两的为小生命们分别送行。

        和“成年人”,这里的成年人不是按咱们18岁这么断的啊,还记得是按具备劳动力定义的吧。

        “老年人”也跟咱们六十岁往上的定义不同,和“成年人”一样,也就三四十岁顶天了。

        这个时代能活过三十不死都算“古来稀”的高寿了。在伏羲前死亡的主要原因还是狩猎受伤,被野兽吃掉。在现在建城后则更多是因为疾病。

        城郭内有专门设置的丧葬区,就是用来埋葬死掉的人,这个时期埋葬的方式非常简单直接,并没有什么后来的讲究陪葬品之类的。

        一般人就是在丧葬区挖个坑,顶多做个简陋的石棺就把人一埋了事。

        埋在城里的目的也很简单,一方面便于亲人祭奠,一方面是避免像以前那样被野兽刨出来吃掉。

        但这些畸形儿和夭折的小孩埋葬方式非常奇特,每个孩子都被装进了一种宽腹窄口的罐子里。

        有些孩子稍微大一点不好装进去,还被巫师各种撅吧塞进罐子,然后又在罐子壁上图画各种奇特的图案。

        一开始我以为是写的孩子名字啊,或者是一种祝福什么的,但看多了才发现不是文字,就是画的不知所云的符号。

        要发现这一点很容易,因为文字一定是连续的,因为要表达意思啊,而且一定是能够在各个地方都能看到重复出现,而图画则不是了。

        对儿童“瓮棺”葬我是百思不得其解。

        罐子不是拿来装酒装米装肉的嘛,把死孩子塞里面是个什么讲究?

        做个木棺石棺也不难啊,怎么就非得是罐子呢?这多憋屈啊!

        埋葬地点也挺奇怪,但却能够理解。

        不会去丧葬区,母亲们都是在自己的屋前或者屋后挖出坑来,把“瓮棺”就地埋下,是希望孩子死后也没离开家,有妈妈陪着。

        从石器时代咱中国人就“事死如事生”,有云曰“事死如事生,事亡如事存,孝之至也”。

        其实就是动物性的延续,知道猴子吗?猴群里有猴子死了,猴群会哀悼几天。

        看这家伙一直没醒过来确实死了,死透了,然后就会把死猴子埋了。

        埋是埋了但会把尾巴留在外面,然后就会看着,如果尾巴动了就说明没死。

        哪怕一阵风把尾巴吹的动了动,猴群也会去把死猴子扒出来,然后看确实死了,又埋回去,循环往复好几次才算完。

        所以咱人类只不过因为大脑更发达,情感更丰富,对这种本能有更深的理解和发展。

        当然,也有对死亡的恐惧,古人因为恐惧就会崇拜,因为崇拜就会希望死亡是一种新的开始。

        所以才会有后来人荀子作《荀子·礼论》讲:“丧礼者,以生者饰死者也,大象其生,以送其死,事死如生,事亡如存。”当然到那个时候主要是针对贵族了。

        “北王陆,兵日繁甚。(驻守北部的封王栗陆好像兵越来越多了。)”

        一名女性的声音在伏羲耳边轻言。

        感谢您的投票,我很珍惜。

        【作者题外话】:我会努力写好,希望你们会喜欢。


  https://www.xxyanqing.net/book/74770643/58022722.html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www.xxyanqing.net 言情小说网手机版阅读网址:m2.xxyanqing.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