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网 > 探华夏之太古见 > 第二十九章 有茶喝了

第二十九章 有茶喝了


在大庭“乏庭(没有广场)”的批评下,广场是第一步建设的起点。

        中国古代礼制代表下宫殿前必须有广场,咱们的故宫也是这样,广场是皇家气派的象征。

        特别是这个上古时代,无论民生、军事,广场都是重要的祭祀场所。

        为了尽快实现城镇功能暂时用村口的平地替代广场功能,粟陆确实没有在大屋前建设广场。

        这如果要在大屋前建设广场,原来的民居等都得拆了,村子的原有结构就要变,那人就得重新找地方住。

        权衡再三后大庭总算是听了我的建议,现在的木制村寨作为临时住所,在一旁的平坝依山坡以石为基重建一座新城。

        东找一个茬西抠一个钉子,搞得我终于发火后大庭消停了点,总算是确定了新城的总体布局。

        随着开工的进行,不想理这个莫名其妙的气包子我每天都是监一会工就离她远点,找粟陆去谈民生建设。

        北方蛮夷确实多,就是原始人,不愿意接受和学习更先进的技术和知识。

        以前就是茹毛饮血捕猎抓动物吃,现在看到“水龙”村这边有养的动物不用外出冒生命危险去捕猎,就总想不劳而获,不是偷就是抢。

        粟陆也不惯着他们,天恩雨露给你们,你们不听那就只有接受雷霆之怒了。

        看“粟人”大军打蛮夷跟砍瓜切菜似的,对方也是不长记性,也不知道是脑子发育不全还是怎么得,隔三差五还是会来一批人找打。

        战斗不时发生,“粟族”人是没谁战死,狗倒死了不少。

        赫!不知道您列位见过“狗军”没有?

        粟陆手下一名将军特爱养狗,特别训练让狗跟着一块打仗,几十上百条狗同时出击的观感挺震撼的,跟陈浩南似的!

        狗比人快啊!龇牙咧嘴甩着舌头就出去了,都是中华田园犬,土狗,串儿!

        人在后面跑狗在前面追,对方每次最多也就几十个野蛮人,少的时候几个十几个人。

        追上去几条狗围着一个人你啃头我嚼脚他咬肚皮的,把人家身上草皮树叶啃的衣不遮体!

        狗下嘴那是真狠啊!而且您都知道,狗真咬人时那是不松开的!

        而且不光是咬,脑袋还使劲晃着撕扯,这人哪能受得了?

        咬的疼啊,嚎叫着摸着什么是什么抓起手边的石头就砸狗头。

        但狗这玩意忍耐力特别强,被砸疼了也不撒嘴,最后总是会死那么几条。

        狗死了军官还会带着手下煞有介事的给狗下葬,因为好奇我问过怎么不吃狗肉呢?

        所有人都会瞪大了眼睛看着我不可思议的觉得我怎么会觉得狗能吃?

        “犬及人。(大意是狗和我们一样,是伙伴。)”

        听着这个解释我想起来很多短视频评论里很多爱狗人士和吃狗人士的骂战,都是瞎骂没道理。

        其实对这个争论我倒是记得马未都先生有过一次讲解,个人觉得是说的最透彻的。

        凭借记忆分享,大意如下:

        马未都说,狗是人在两万年前由狼驯养来的,目的是伙伴,一同狩猎和看家。

        因为狗聪明,智商高。狗据考证,成年犬大约为人类三岁的智力等级,最聪明的边牧可以达到六岁水平!

        换句话说就是你给它换个声带他能跟你说话的。

        你想象一下,一个对你绝对忠诚的伙伴,见到你高兴到不行,还能跟你说话分享情绪的伙伴,你下得去嘴吗?

        有人说了,那鸡啊猪啊是不是也不能吃了?

        你要搞清楚,人大约从新石器时期开始养猪和牛,而猪、牛、鸡鸭鱼等一开始的目的,就是食物。

        那些什么别吃大白菜,大白菜疼的纯属无脑杠精了,就你这个智商还有脸吃什么白菜!

        蒙古人不吃马也是这个道理,因为马是伙伴,但不影响蒙古人吃羊。

        其实回想一下,中华纵横960万平方公里上下五千年,作为美食冠绝全球的大国,从来你就没有听过狗肉的菜名。

        自古只有最底层,穷苦又没有生活能力的,他饿,没办法,才吃狗。

        所以你看今天凡事以吃狗肉聚集的,大多都是过去日子过的贫苦的地方的人,以狗肉节为由头,很小一支传承下来的一种生活方式。

        只是随着新中国前期全国都比较穷困,加上还有三年自然灾害一类的事。

        也就是这建国后的前二十年极贫处境,导致很多人就逐渐失去了漫长历史中对狗的特殊感情。

        因为要活命吗,连异子而食都做的出,何况狗呢?

        不管是哪国,习俗和文化都是因为地理环境和生存条件决定和发展的。

        这就能理解整个朝鲜半岛都吃狗肉了,和中华昌盛的文明不同,除去上世纪八十年代到今天,几千年里不过才享受几十年当下繁荣的韩棒。

        古时候整个朝鲜穷的不行,民间一贫如洗的老百姓比比皆是!

        你去翻老照片朝鲜妇女上身都露着奶呢,多么原始的存在。

        所以吃草根树皮大白菜,发展成泡菜,吃野狗,狗肉驱寒么。

        朝鲜地处大东北,冬天你让穷老百姓怎么活,只靠草根树皮大白菜不够的,海鲜也不是全年都能有,那可是古代,自然就野狗杀而取之了。

        到了现在,生活好了,精神文明也日益提高,至少在食物上没有这么多匮乏了,那么还是最好回到初心中去。

        毕竟初心是中华延续了几千年的,而不是建国那二十年短暂的贫苦。

        不过人性就是这样,别说吃不吃狗肉了,贫穷和落后都是最激发人性的。

        从第一次鸦片战争到新中国建立不过一百年多点零头,从改革开放看到世界那么领先到今天不过四十年,多少人在今天还在跪舔西方站不起来?

        甚至包括日本、弯湾省多少人都觉得应该多跟西方人发生关系改良人种,荒几把大唐!

        要不是历史偶然的让打的一塌糊涂的欧洲发生了工业革命,今天他们还茹毛饮血呢!

        也是历史偶然的让乾隆当时坐天下,富足到拒绝学习,哪轮的到西方崛起?

        历史都是轮回的,现在的老美就跟当时的大清一模一样,以自己落后的“民主”和落后的多党竞选制自以为最优秀,拒绝学习骄傲自大,崩塌就是现在进行的。

        还尼玛改良人种,这种人脑子呢?

        光看到英法美德那些了是吗?欧洲多少落后的国家?都是西方人种!

        有人说北欧也不错啊,工作不多休息日多福利又好节奏又慢,那特么是中世纪阶段满世界当海盗抢的,那是靠自己发展来的吗?

        你看看东欧那几个斯拉夫包括俄罗斯,再看看南边那几个,连国家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公然买卖妇女儿童的罗马尼亚!

        还有那个原本是发达国家硬生生把自己发展成了发展中国家,还在不断通货膨胀继续急速衰败纯白种人的阿根廷!

        直线思维保留原始动物性的物种,需要这种玩意来提升我进化最完全高贵无比的中华血脉?

        那些找动物属性更多的老黑就更不知道怎么想的了!

        您各位看我小说到今天,肯定多少都会感叹我中华文明有多绚烂领先,我中华儿女有多优秀。

        写着写着怎么我就突然生气了呢?

        不气不气摸摸毛抹拭抹拭胸脯。好了,本章回归正文。

        所以网上那帮纯为杠互骂的两边人,要知其然,而更要知其所以然。

        有几次大庭想找机会跟粟陆独处,本着东道主之谊粟陆并没有让大庭难堪。

        但一副公事公办的态度不是跟大庭商讨建设事宜就是对稻田圈所进行改良听取建议。

        本来就对工作认真负责的大庭也没多想,也是尽善尽美的替粟陆分忧。

        两人说着同样的事但却不是一份心思,粟陆就是想尽快完成建设,而且完成的越完善越好,大庭却觉着两个人这样一起工作一起辛劳就像回到了过去一样。

        但毕竟好景不长。

        一天深夜大庭在住所里把绘制宫殿群基地的图纸合拢后,走出屋子伸着懒腰。

        本能的望向熟悉的方向,却发现粟陆的大屋还亮着灯火。

        “这么晚还没睡?”大庭好奇的心想。

        让过一队夜巡的守备,向着灯火慢慢走近,站在大屋门口却停下来脚步,屋内清晰的传来男女呻吟。

        脑子一片空白,就这样站在门口听着里面的喘息,直到安静下来。

        面前的皮帘突然挑开,走出来的一名女子被站在门口的大庭吓了一跳!

        认出是大庭后迟疑的问了一声,“庭至及陆乎?(你来找粟陆吗?)”

        对大庭深夜来访有些奇怪,尤其是明显看到大庭脸上流着泪痕。

        听见门口的对话粟陆整理着衣装走了过来,“咩及?(有事吗?)”觉得这么晚大庭来找自己肯定是有什么急事。

        在粟陆和女子脸上各看了一眼,大庭笑着擦了把眼泪,“谋。(没有。)”转身向自己的屋子走去。

        女子和粟陆对视一眼便去取夜宵了,望着大庭离去的背影,心里知道有些事是没办法用语言解决的只能交给时间化解了。

        “这又是咋了?”

        咂么着屋里笼罩着的奇怪气氛,虽然讨论进行的挺顺利,开工已经两个多月了一切进度也按部就班,怎么今天这又是出什么幺蛾子了?

        全程大庭惜字如金没一句废话,只是冷眼看着和粟陆一起坐着的女子,对我的发言不时做出后续安排。

        不明白发生什么状况的我看着大庭展现极强的专业性和女强人特征,也不明白为什么今天粟陆会带着自己的妻子参会,两个人的手就那么自然的拉着。

        原本这种专业会议粟陆都没有带妻子参加,特别很明显那位女孩对工程什么的一窍不通的样子。

        会议很简短,很快就确定了接下来的工程步骤,没有等候大家也没有略微的客气,大庭站起身就离开了大屋。

        在后来到工地我才有看到她的身影,已经在工地上指挥了好一阵了。

        “庭极成哉。(大庭你真是很能干啊。)”

        见突然夸奖自己,向上递出石块的大庭像是不明白为什么我会突然说这么一句。

        “构及落,吾辈可归。(按照计划和进度,建造新城已经没什么问题了,接下来也没必要天天监工,我们可以回去了。)”

        帮忙递完石块,大庭跳下土台拍了拍手。

        “弗滞尝息?(不多待些日子吗?)”我的意思是回去又有很多事要忙,不在这里多享点清闲吗?

        “汝及我,王羲重之,弗不尝新。(你和我伏羲都有很多要安排的工作,为什么不多做些贡献呢。)”

        看着工程队浩浩荡荡的在已经快要合龙的城墙上夯土,我点了点头,接下来是没什么非得特别需要我们的了。

        “及陆谓。(那去跟粟陆说说,顺便再叮嘱一番。)”

        “汝及之,我腾之外候。(你去就行了,我回去收拾收拾然后在寨子外等你。)”

        说完大庭就走了,看着她的长发随着大踏步一左一右的抖着。

        作为首席工程师你要离开了都不去跟北王打声招呼吗?但这妞妞天生自带气场我也没拦她。

        得知我们要走时站在另一处工地视察的粟陆显得略有惊讶又像是意料之中,礼节性的挽留了一下便派人去准备些食物好让我们路上不至于饿着。

        工程已经进入正轨,新城也初具规模,带来的工程队已经不需要再做示范。

        于是我和粟陆以及一同送出来的一众大臣寒暄着道别,寨外的一众人马已经等候我多时了。

        还没有骡马可以代步,物资武器都只能靠人背肩挑,路途遥远。

        和大庭肩并肩在四野中走着,听着队伍里各自的聊天,感觉有点太沉默了。

        “及丘善息也。(回宛丘后得好好休息几天。)”我有话没话的跟大庭搭茬。

        理也没理我,大庭就那么走着,看她不想说话的样子我也只好对她闭嘴,跟旁边的队员聊天。

        “何大庭之足竞,岂栗陆之能邻。(在我大庭能到达的范围内,怎么能容许你粟陆存在。)”

        这句话不亚于“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酣睡”,其狠度可想而知!

        听见大庭喃喃的念叨出这一句,我转头看着她清秀又绷着的脸。

        这句话是被南朝齐、梁文学家何逊《七召·治化》所描述的,竟然被大庭在今天这样的路途中说了出来,我也不傻,什么样的深仇大恨能让她对粟陆怨的这样深?

        从今天会议中粟陆与妻子手拉手来看,无疑他俩发生了什么,而且以前发生过什么。

        华胥夫人定下的婚姻政策是非常先进的,毕竟可能是女人的缘故,更懂什么是独宠于一身,以及在漫长的原始群婚周期中,女人几乎没有被爱的男人照顾的安定感。

        因此现在的婚姻规定在这个时期全社会都是一夫一妻制,而且没有离婚制度,这也落实了自由恋爱的男女对待婚姻很慎重。

        不过伏羲女娲是兄妹相配,王者有示范性,所以族群中也有不少近亲结合。

        这也给华羲族带来一些畸形儿偶发的小困扰,但也许这也是接下来几千年中贵族间宗族通婚的来源。

        也正因为如此,已经结婚的粟陆没可能和大庭再有可能了,断绝了所有念想的大庭终于因爱生恨,因不可得而欲毁之。

        这丫头怕是天蝎座吧!

        我就知道这个倔强的小丫头不一般,要惹事!

        自从回到宛丘城后隔三差五就跑伏羲那去嚼粟陆的舌根,就算说的再隐晦伏羲也能明白大庭怨气太重。

        给她多安排工作好打发她吧,人家虽然女流之辈但还真能干,三下五除二就能把你伏羲安排的事办的明明白白的,你说这怎么办?

        架不住大庭总拿粟陆说事儿,伏羲问我咋整这俩活宝?

        “西王更之,子弱,弗如予庭监之?且西路夷亦壮繁,可查兵共。(你封疆西边的王不是最近死了吗?他年幼的儿子继位不知道做的好不好,臣民服不服从,要不要干脆派大庭去看看?而且西边也有很多少数民族,都挺彪悍的,刚好还能去看看西部城邦战力如何?)”

        本着替伏羲赶走“聒噪”的态度,结果却没想到我这句建议引发了大祸端!

        在我们回来后胖子总想找大庭蹭热度,结果人家根本冷脸相待。

        次次不如意的胖子又碰了一鼻子灰,站在瞭望台看带着卫队远去的大庭身影嘟囔着骂,“逼破娘们!”

        跟女娲和伏羲生下的第二个小宝宝玩了一会,已经满十岁的小朱襄面向摆在旁边的一排小炉子不断挨个闻着熬煮出的蒸汽。

        可能有人听说过伏羲一共有九个儿子,也是所谓“龙生九子各有不同”的传说来源。

        但更可靠的记录是伏羲女娲一共生了四男一女:老大青干、老二朱四单、老三白大柟、老四墨干,还有一个小女儿风姓宓妃就是后来唐代传说的洛神。

        为什么是洛神呢,因为传说小女儿宓妃因为过于美貌被掌管江河湖海的神“河伯”看上了,在一次宓妃到黄河边上时把她抢走了。

        其实用脑袋想想应该是小姑娘去河边要么游泳要么失足掉河里淹死了。

        反正不管怎么样,毕竟是大神伏羲女娲的后代,所以这些后代也都被传以神话,都是管理四方农耕渔猎的大神。

        夏季中雨季来的频繁,加上河水泛滥,城里不少劳动力都感冒起来。

        不过已经不像以前需要集中起来赶到别处去一起隔离,感冒的人就在自己的居所不能外出,由亲朋出一人照顾饮食即可。

        但上古时代任何疾病都是大事,小朱襄未雨绸缪凭借自己大量的实验。

        拜托外出狩猎和去其他领地公干的人帮自己从各处搜罗各种奇特的树叶草料,然后用水熬煮,就这样这小孩竟然研究出了不少各有“功效”的药。

        但其实在我看来大多都是没什么用的草浆子水而已,只不过是“多喝热水”的功劳,让感冒没有成为都城的大患。

        在小朱襄的建议下伏羲准许正式颁行全民每天早晚必须喝“热草药”的政令,于是中国人喝热水的习惯就这么启蒙了。

        “弗食繁盛。(不能尝太多哦。)”我对小朱襄认真的说。“百草余毒,繁盛殁之。(这么多草没准哪根有毒,喝过量会死的。)”

        “我识状予。(我知道,来给你看。)”小朱襄把两句话合一块说了,然后跑到草堆旁抽了几根出来递给我。

        重新盘腿坐下来看看我又看看草,示意我看看自己选的对不对。

        哪懂这个啊我又不是老中医,看着几根长长的有着各种颜色和斑斓图案的草叶,我询问的看着他。

        见我不认识,小朱襄笑着指着草,“此痹之,此痛之,此栽之,此眠之,此繁至殁。(这个吃了会嘴麻,这个会肚子疼,这个会晕倒,这个也是晕倒但时间更长,这个吃多了会死人。)”

        听着他一个个指给我看,真是惊讶这个小家伙是怎么辨认出毒草的,而且还知道这根草吃多了会死人,难道你吃死过啊?

        见我提出疑问,小朱襄跑了出去然后抱着一只狗给我看。

        看着狗可怜巴巴的吊着身子恍然大悟,原来小朱襄除了自己会嚼草尝尝味道,还会熬出汤来拿城里的狗试药。

        真没想到尝百草的神农氏“炎帝”是因为小时候跟着嚼草而成为了“医之鼻祖”。

        在他头上揉了一把,躺地上的奶娃娃哭了,又看小朱襄熟练的给小宝宝换尿布,端起给我泡的茶喝了一口。

        没错,是茶,真的茶!

        外出的人闻到这种叶子发出淡淡清香,摘了不少带回来给小朱襄。

        因为回来要走好多天,被捂干了的叶子在打开罐子时香味更浓,被小朱襄一煮之下茶香四溢!

        不懂这是什么品种但应该是一种“毛尖”,叶子上还薄薄的铺着银色的细毛。

        看起来这种茶不需要炒制直接烘干就能泡。

        偶然泡出茶的小朱襄在装这种茶的罐子上刻了“津、目、神、消”四个字,大意是“有生津解渴、清心明目、提神醒脑、去腻消食”。

        很严谨的小朱襄知道熬东西试药的目的是保护人民,所以每试出一种自己的感受,就会在对应的罐子上刻下对应的功效。

        这破胖子能不能消停点!

        感谢您的投票,我很珍惜。

        【作者题外话】:我会努力写好,希望你们会喜欢。


  https://www.xxyanqing.net/book/74770643/58022720.html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www.xxyanqing.net 言情小说网手机版阅读网址:m2.xxyanqing.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