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网 > 探华夏之太古见 > 第四十二章 趋炎附势

第四十二章 趋炎附势


列位,咱上册说到我陪着王族母系在外巡游,此时终于到了第一大站,西邦之城。

        与小王爷昆连及众龙官相询诸事,并以祭礼恩泽万民。

        出门在外多有不便,其尽事多有相近不必赘言,却是这宛丘城却出了一件大事!

        虽然尚处上古时代,还无银钱等俗物以分贫富,但人毕竟是物质的,有了物质就有欲望。

        而欲望不过“色”、“财”、“权”为根本。

        宛丘百姓一贯自律,除贵族王庭外家家户户其乐融融并不分你我身份悬殊,更谈不上我妒忌你你羡慕我之说。

        尤以当下已有婚配律法,两两相配组成家庭,通过生育三世同堂者不在少数。

        正是上有良父慈母,下有儿女,中有夫妻,或是团圆而住或是各自安屋,孝善之道至此循环轮回。

        咱还是换回大白话说故事。

        进入盛夏后,劳作当然就比过往更加辛苦。

        那是当然的了,烈日当空,汗流浃背!

        不管你是外出狩猎,还是田间地头,就算是站在水中拉网渔猎,也抵不住体力的消耗。

        年纪已经过了三十岁的老巨毕,这个巨毕是个男人,“妫(gui)”姓,名字叫“巨毕”。

        在今天咱们看才三十出头刚刚“而立”,年轻的很呐!

        正是壮年正盛,大展前途之时。

        但,列位!

        那个上古时代,多少人连二十岁都活不到,三十岁在当时已经可以算是“古来稀”了!

        更不要提给蚩尤辅政的“黎父”,都三十多奔四十而去了。

        其实人的寿命和环境以及营养啊、卫生条件啊有很大关系,但从根儿上来说一个人的家族遗传。

        你自身的身体素质和免疫系统是决定生命长度最关键的因素,其他都是辅助更长久而已。

        像“乾隆帝”为什么能活那么久呢?记得《百家讲坛》专门说过这一段。

        因为乾隆他妈就是个长寿之人,而他妈的上一辈也是长寿之人。

        “康熙大帝”选择雍正继位,并且还专门提出当时不合规矩的,当时专门到“潜龙邸(借称)”见一见你媳妇乾隆的生母。

        封建时代女眷是不外见的,但父皇有了要求,胤禛也是心有领会。

        在见过这个后来清朝甚至历史上也能排上号的“清代最长寿皇太后”后,善奇经八术通《易经》熟“八卦”的康熙也就确定了选择雍正继位,而后传乾隆的决定。

        那么这个巨毕三十出头了,具体出多少头咱不知道。

        只是在当时那样的上古环境中,每天还能够外出耕种,田间劳作,可以判断他的身体素质是不错的,断没有出现“龙钟老态”之类的退休前兆。

        不过最近全家都发现巨毕心情不是很好,每天就跟谁惹了自己似的,不论跟谁说话没两句就发火起来。

        特别是对自己的女儿和女婿,也不管自己的女儿刚刚才生下自己的第一个孙女,没个好脸色。

        “毕里沙”是随夫姓的巨毕老婆,每天看见自己的“老头子”就跟变了个人似的。

        每天不是对自己的女儿女婿嫌来嫌去,甚至对自己也是没来由的想打就打想骂就骂。

        毕竟心疼自己的儿子孙女,干脆就让女儿女婿带着孩子去女婿的父母家住,省的在哺乳期天天受巨毕这没来由的气。

        街坊邻居也在这段日子看出来这户人家好像有点不和,有些好心的还带着吃食之类在一天劳作后想约巨毕喝一口。

        毕竟大家都是简单善良的,结果这“老东西”梗着脖子能把人家骂出去!

        不识好歹索性大家也就疏远了他,由他去了。

        也不知怎么的,突然有一天大家发现巨毕天天都喜气洋洋的!

        见到谁都热情的打着招呼,邻居们跟他回应时总是感觉巨毕有点怪怪的,不自觉带出一种高高在上的态度。

        不浪费您各位时间来猜,简单来说,这都是胖子上次大婚惹的祸,但无疑这次胖子是躺枪。

        眼看当初日子过的并不宽裕,虽然各方邻居也都帮忙,连自己也都给予过餐食帮助。除了每天要辛苦劳动完成工作外,还要拉扯两个儿子的寡妇丰拉。

        在嫁给胖子后那真是直通九霄!

        除了举家搬进了贵族区,不管是吃食还是穿戴都和自己拉开了巨大的差距。

        除了胖子给两个儿子安排了军官的工作,连丰拉那个同样是寡妇的老妈妈也享受着侍从的陪护,锦衣玉食起来。

        巨毕的心理是越发的不平衡!

        在他看来,那个五大三粗长相平凡还长的牛高马大的丰拉,怎么看怎么没有女人味,凭什么就在平凡中突然成了高高在上的贵族了?

        我一天天累的跟牛似的,怎么就没这个命呢?

        尤其是当初丰拉要搬到贵族区时,自己也帮忙去给搬了些东西,瞧见了贵族区大屋的格局和奢华!

        以及来来往往尊贵的交际圈,大屋里四处可见的各色绫罗丝绸、锦缎玉瓦、玉器横陈,还有独享的西狄奴隶。

        这种巨大的心理落差是瞬间的重重打击在了巨毕心底。

        所以每天在屋里看着女儿哄着孩子,老婆和女婿张罗着不可口的饭菜。

        决定也享乐主义的巨毕再也没有在家里帮着做家务事,过起了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日子。

        精神麻痹法感受着贵族的生活。

        但当女婿没有“礼貌”的让自己也帮忙干活的时候“理所应当”的就爆发了!

        像是对待奴隶那样对女婿大加打骂,这没来由的怒火让大家完全不知所措。

        看着甩手出门的巨毕,一家人这顿饭还怎么吃的香?

        小日子本来过的挺幸福你这是闹哪门子不痛快!

        动了贪念的巨毕工作也就不在那么上心,伙伴们考虑到他的年纪,也是为他找借口。

        可能毕竟年纪大了,干不动了,能尽量帮他多干点就让他多歇会儿。

        这个巨毕当然乐得其成,也学着胖子那样,把采来的干草烟点燃在嘴上。

        即便烟抽的不熟练,却怡然自得的在烈日下看着别人劳作。

        这个世界就是这么神奇,《易》中也有这样的通天奇技,若能参透必通乾坤宇宙。

        什么神技什么神奇呢?

        咱们可能都有所体会,不过体会的很模糊朦胧。

        咱们都有经历,当你在某个时间段执着于什么的时候,仿佛周围总是会配合着出现你的心之所往。

        正所谓“凡,人心所念必有回响”!

        就在上次的一天劳作忙碌之后,不想回家看到一家子“废物”的巨毕坐在耕地外看着远远的黄河发呆。

        却被一声轻唤打扰了自己发散“贵族”的思绪,刚想站起来骂哪个不懂事的打扰自己!

        只一个侧头就看到一席锦缎白袍,身后跟着同样麻衣长袍的随从。

        忙不迭的吐掉口里的草烟,点头哈腰的迎接上这突然来视察的“秋官”白龙氏。

        作为龙官级别极高的五官之一,白龙氏身份仅次于上下两相与四方封王以及顶头上司中官“黄龙氏”,其地位并不比胖子低。

        巨毕怎么也想不到白龙氏怎么会在一天劳作后带着人突然来到耕田区视察?

        这也没通知任何人的突然拜访,让自己有点措手不及。

        他小小百姓哪里知道,自从去年秋季一场大水,让宛丘的耕地损失大半!

        尤其是作为试验田的蔬果种植区几乎全军覆没!

        让随后的冬季人民只能更多的吃肉食,缺乏了农作物和果蔬的维生素补充。

        许多人缺乏足够均衡的营养都体质不佳甚至患病,更会影响开春后的劳动力,甚至是军力!

        若不是小朱襄带着巫医们四处奔走,避免了宛丘发生一场灾难。

        虽然在昊英和居龙氏的努力下,一条长长沿着黄河搭建的土坝建设已经完成,但也不能确保未经历洪水前它的抵抗力如何?

        即将入秋面临收获季节,在伏羲的指示下白龙氏必须要时刻掌握农作物的生长情况,以便及时调整劳力转而进入收获季。

        看着田间四野,除了还有零零星星的几个人正在收尾,这一大片田野间累累硕果面前只有巨毕一个人。

        故作辛劳状的巨毕用手在脸上胡乱抹拭了几下,跟白龙氏介绍着田间的各色作物,以及不同批次的收割计划。

        毕竟活了三十多年,干活也干了差不多二十年了,这一方田野巨毕很熟悉。

        在各种问话中都能答的顺畅,很让白龙氏欣慰,特别的表示了对巨毕的感谢,还让随从递过一块黄斑玉帛,赏给了巨毕。

        感谢他这么晚还在劳作,早点回去休息。

        端着那块玉帛看了两眼,巨毕脑子一转两步赶了上去,诚恳的向白龙氏提出去他家里吃顿饭的请求。

        得到白龙氏保证后,还有工作在身的白龙氏要去向伏羲复命,约在了第二天一定在晚餐时拜访巨毕家。

        “老头”兴高采烈的把玉帛往腰带里一插,快步就往回赶!

        列位应该都猜到巨毕的盘算了,这“老太太”,嗨!也就二十五、六就“老太太”了。

        管他的就这么说吧,便于您各位区分人物。

        这“老太太”毕里沙一听巨毕竟然有这番打算,当然不同意了!

        好好的一家子三代同堂,小日子过的温温暖暖的。

        原本就能这样一帆风水其乐融融在这都城宛丘安享太平,何况多少部族部落都还在为衣食温饱惴惴不安,你这是活岔劈了吗?

        管你答不答应,我就是来告诉你这就是我的决定!

        定下心思一门儿想攀上高枝的巨毕天不亮就出门儿去了,也不去田间地头,直接就赶到了女婿家!

        一家子人纳闷怎么亲家公一大早就来串门儿了?

        结果你问也不答,巨毕拉着还没奶完孩子的女儿就回自己家去了。

        得知父亲竟然是想让自己改嫁,这可是触犯婚姻法规的!

        当初华胥夫人定下全族婚配制度并没有设定离婚内容,目的就是要让男方对女方有责任有担当,所以也促进了年轻男女自由恋爱下的慎重和重视。

        和夫君彼此相爱还产下了女儿,无论从哪个方面来说想让自己再配白龙氏都是不可能的!

        几个拳头照头擂过去,女儿哭了起来。

        恶狠狠放下几句狠话,警告老婆孩子在家好好准备餐食好接待晚上过来拜访的白龙氏。

        只要敢离开,把腿都给你打断!

        踏出门去,周围听见响动的邻居都探出头来,不明白这家今天这一大清早的天都还没亮完又是怎么了。

        为防女婿带着孩子跑来找女儿打扰了自己的计划,巨毕趁早又跑到了女婿家。

        也不管对方亲家也在,直接给女婿扔下一句今天晚上女儿不回来,有事和女儿说,你别来找。

        也不管人家一家子莫名其妙就离开了。

        凡贪图富贵者,古今有之。

        但这上古时代的人毕竟不是哪个人都能思虑周全的。

        你巨毕一介布衣,脑子里直咚咚奔着“美好生活”,却只有直线思维。

        完全没有考虑到女儿已经婚配,白龙氏是否能接受已经生育的孙女,自顾自就去安排的后果。

        装模作样的在田野间陪着白龙氏前后查探,人家白龙氏可是认真负责的高管!

        上古时代没今天那么多弯弯绕,尊卑悬殊,都是一起干活一起休息。

        卸下绫罗绸缎,今天素衣短打的跟大家一起踩在泥地里收割着粮草,和大家边劳作边高声攀谈。

        随意用手在脸上抹出一道泥,劳动起来一丝不苟,一干就是一整天。

        随着天色渐暗,抬抬头擦汗看着四周被收割了一大片土地,深一脚浅一脚迈出田垄。

        对巨毕示意自己现在一身肮脏,要么改天再去拜访吧?

        那哪成?!

        这点泥算什么?不由分说拉着白龙氏就往家走去,无奈间只能挥手对随从示意,你们先回去吧。

        不大的房屋内,在侧屋里巨毕和毕里沙老两口不断的吹火加柴,把几个陶鼎烧的旺旺的。

        也不管老婆一脸忧心忡忡的样子,又从墙根搬出一罐“醴”,然后就爬在墙根偷听里屋的声音。

        坐在简陋的土床上,白龙氏看着面前的女子给自己满是泥的脚上倒下水。

        一边搓着流泥一边没话找话的问,“日尝足乎?(你们每天过的还可以吗?)”

        巨毕的女儿如今早就随夫改名“八梓”,却在刚刚父亲的介绍中称为“毕子”的旧名。

        一边服侍白龙氏清理污泥,一边没出声的点点头。

        内屋中只有一盏昏暗的油灯,没有风的打扰倒也照的安稳。

        黄黄暗暗中白龙氏看着跪身在前的女子又拖过一个竹篮,为自己的小腿清洗着已经凝干的土渣。

        长长的秀发随着动作抖动着,清晰可辩的圆胸几乎触手可及。

        他哪里知道那是正处在哺乳期导致的丰满。

        有一搭没一搭的跟女子说话,换来的只是沉默的要么摇头要么点头,最后将脚和手擦干净,重新把鞋绑在脚上。

        几个煮鼎前的地面上很明显是特意铺好的稻草,俯身坐了下来。

        毕里沙奉上一碗“醴”,一边感谢着白龙氏一边将水酒一饮而尽。

        重新看着为自己再次斟满,一连喝了好几碗,才将酒碗放在一旁。

        端起女儿早就盛出给自己的吃食,边吃边跟这老少三口寒暄。

        母亲和女儿只是在旁边忙来忙去,低头不语。白龙氏虽然觉得有些奇怪,但巨毕倒是格外爽朗,和自己推杯换盏。

        不断表达着直白的恭维和欣赏,什么年少有为啊,大家风范啊,族之骄傲一类。

        虽然巨毕表现的露骨,但在宛丘成长起来的新一代贵族平日里倒也习惯随从们的拥护,也不很觉得不自在。

        谦让间有礼有节,尝试和巨毕沟通秋收的工作。

        但心思哪能在工作上?巨毕不时差五的就总是把话头转移到自己身上。

        让白龙氏只得作罢放弃了谈工作的念想,那就干脆亲民的好好吃一顿饭就是了。

        而且这个时代所谓的贵族还没有那么的与民脱离,逢年过节都会尽量到百姓中串门拜访,就谈笑吃喝好了。

        忙无可忙后,还是被巨毕拉坐在白龙氏身旁,让女儿陪白龙氏好好多喝一点。

        一直在说着这些吃食都是女儿亲手烹饪的,连酒水也是她亲自熬制的,特别懂事特别能干。

        面前的酒罐已经喝空了一个,新打开的也降低了不少水位。

        昏黄的灯光与鼎底的柴火中,白龙氏看着身边的女子清秀的脸庞,特别是一双大眼水汪汪的很是好看!

        他哪里知道那是因为,本已是“八梓”的“毕子”眼含着碎泪。

        不论巨毕怎么搞气氛,“毕子”就是不说话。

        没有表情的陪在身旁斟酒递肉,被人捧惯了的白龙氏觉得这个女人很是奇特,倒也生出一股好奇。

        待到华灯盛起,没有接受巨毕的留宿邀请,侍从们也都来接。

        踏出巨毕的屋子,街道上原本已经开始冷清起来。

        稀来稀往的零星人群看到侍从们为从屋里走出的白龙氏披上披肩,惊异于这个时间他会出现在这里?

        于是当下响起各类问候声,不少也在屋内吃晚饭的百姓也都踏出屋来,跟白龙氏热情的打着招呼。

        也就是自从白龙氏从自己屋里出来,请了大贵族吃了晚饭的巨毕才一改满脸的臭脾气,得意了起来。

        邻居们虽然不知道巨毕心情突然变好的原因,但单纯而善良的人民终究还是喜欢巨毕开开心心的样子。

        作为人中龙凤的白龙氏当然明白那一晚巨毕的心思。

        自己十七八岁还未婚娶并不是拒绝爱情来临,而是未遇知己。

        那晚看的很清楚,巨毕的女儿虽然年纪长自己几岁,但确实生的可人。

        而且不像其他女人总是主动向前,反而对自己不理不睬,这倒是激起了征服欲!

        在又一次田间视察后,白龙氏跟巨毕提出回邀他一家到自己的家里晚餐的请求。

        白龙氏的贵族大屋内,四处锦缎为帘,将四周的大窗与夜色朦胧隔开。

        根根柱子支撑的屋顶上,高悬的大盏油灯在梁上林次垂下,将整个屋子照的亮堂堂的!

        站在火炉前有些拘谨的母子三人看着四下站立的侍从,从里屋走出更衣完毕的白龙氏,一身如华胥夫人他们那样的薄丝长衫,并没有系腰带笑着走了出来。

        白龙氏安排的是巨毕他们不常见的火锅,说是火锅其实更像是汤锅,没有加辣料以免口味不习惯。

        围坐在热气腾腾前,巨毕终于享受到了侍从们环持在旁的快乐,和白龙氏相谈甚欢。

        薄衫下白龙氏健美的身材隐约可见,倒并不像我看到华胥夫人和女娲时那样,母亲和女儿并不特别在意看到的隐私处。

        特别是夏季来临,宛丘族在造备处对蜀人的制衣模仿,做出了更多的皮裙和麻裙。

        不论男女均可穿着,既凉快又透气,短短的不像蜀人那样长裙至踝。

        因此无论做什么劳作彼此看到隐私部位也倒不会特别羞耻。

        只是怀有心事,女儿依旧对白龙氏不冷不热。

        倒是毕里沙在亲眼看到这奢华之地后,心理不自觉的起了变化。

        您看看,这上古环境不过如此的“装修”,已经在他们看起来足够奢华了。

        可见人类在对居住环境优异的追求中,亘千古而不变。

        自从站在大屋内起,从最初拉着女儿的手就慢慢的松了开去。

        只顾用眼睛贪婪的看着老百姓连装饰在手上的那一点点玉石都爱惜的不得了,生怕丢了打碎。

        而这满眼之下,各处用玉璧、玉帛、玉片装饰的屋内环境,俨然就是我们今天形容的“金屋银屋”一般耀眼夺目!

        “何边哆?(你们去哪了?)”

        女婿“八工”坐在屋内看到母子三人回到家里,抱着哭喊不已的幼儿冷冷看着妻子努力的搀扶着明显喝高了的老丈人。

        见丈夫早就等着自己,“八梓”忙让母亲搀扶,急忙忙走过来抱起女儿就拉开衣服喂奶。

        一连多日没有回来,就像把自己和孩子忘了一样。

        在自己父母的催动下八工今天终于带着孩子来想接回妻子,一来却发现全家都不在,直到几近深夜几个人才回来。

        丈母娘吸了口气把巨毕扶到床上睡下,让开了身子八工看着奶孩子的老婆,又问了一次,“何边哆?”

        但又加了一句,“尝侍我乎?(这么多天不回来,你心里还有我们吗?还有这个家吗?)”

        这一问,让“八梓”的泪就涌了出来!

        一边用力点点头一边伸手拉上丈夫的手,也不知怎么解释,只能用手背不断擦拭流出的泪,一边不断去拉住丈夫的手。

        八梓的表现如此异常,八工疑问似的看向丈母娘,却只见对方躲闪了视线,退到了外屋。

        眼神回到妻子身上,终于再次吃到妈妈的奶,孩子大口大口的吞咽着不再哭喊。

        而躺在那里呼呼大睡的巨毕腰间挂着一块星闪玉帛,弧线之精美,光芒之闪耀其价值不言而喻!

        要知道,能有几个普通百姓能享有到规制等级极高的玉帛!

        感谢投票,我很珍惜。

        【作者题外话】:我努力写好,希望你们喜欢。


  https://www.xxyanqing.net/book/74770643/58022707.html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www.xxyanqing.net 言情小说网手机版阅读网址:m2.xxyanqing.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