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网 > 探华夏之太古见 > 第四十七章 发大水了

第四十七章 发大水了


从丰拉的怀中渐渐醒来,毕子猛的坐起身子,四处张望!

        父母已经被胖子的卫队押去看守了起来,等候他们的将是龙官们的量刑,无论结果是什么,肯定没好盼头。

        但她要找的不是自己的父母,而是上前一把就抓上了浑身湿透的黑衫巫者,望着那双熟悉的眼睛,抖动着嘴唇轻唤,“八工,八工乎?”

        “八梓。”看见胖子对自己点了点头,得到授意后黑衫轻柔的对毕子唤出爱称。

        这声轻唤久违了,一头扎进黑衫的前胸,毕子哭的让人心酸。

        这算是粗人胖子难得的心细了,通过跟八工父母的沟通,挑选了好久才找出眼睛和声音与八工相似的人。

        上演出招魂一幕,让巨毕招了供的同时,也给毕子一份最后的安慰。

        其实这眼睛和声音和八工还是有些不同的,但在遮挡面部和刻意模仿声线加持下,在巫师们的配合中,实难让人不信以为真。

        毕子打死也不愿接受丈夫真的死了,尤其这明明白白站在面前那熟悉的眼神和声音。

        眼见黑衫就要在巫师们的簇拥下离去,狂躁起来的毕子疯狂哭喊,就要去拉住黑衫人同时想去扯下面罩!

        若不是胖子过来帮丰拉,黑衫人就要被毕子“揭面”了。

        可怜鸳鸯阴阳隔,生死永无可逆。

        正是,我愿不畏艰险翻越山海,而你已不在天涯。

        唉一一!

        和“八工”最后的诀别,毕子被叮嘱一定要好好活着,照顾好我们的孩子,我会在天上看着你们,陪着你们。

        听着“丈夫”对自己的嘱托,死命摇着头的毕子哭的让人心碎,终究阻挡不了巫师们的离开,毕子几近晕厥过去。

        一切终于尘埃落定,真相也大白于天下。

        原本白龙氏最初还想安排八工父母在巨毕撒谎时和他当庭对质,但被胖子劝阻要考虑到毕子不能一再接受打击,特别是安排了“黑衫”这个环节,要防止毕子精神崩溃。

        毕竟犯错的是她父母,而不是她。

        这场奇特的审讯让众龙官大开眼界,也让伏羲赞赏有加,胖子和白龙氏也算是不打不相识,成为了极好的朋友。

        对巨毕两口子的定罪龙官们意见各有不同,统一的意见是巨毕的媳妇儿毕里沙是从犯,不必过多追究。

        毕竟还没有进入到株连时代,也没有包庇罪一说,罚她干重活就是了。

        但对巨毕就分成了两派,一派的意见是这个巨毕不光杀人了,而且是因为贪图富贵而故意杀人,必须死罪!

        而另一派的意见则也是考虑到,如今有了身份等级,人民间竟然出现了攀龙附凤的心态,这需要疏导和教化。

        虽然巨毕杀人了,但如果直接硬生生就处决,会影响人民努力向上争取地位的民心。

        这话不是没道理的,想伏羲为什么教化人民文字,演“卦”习《易》?

        一方面是传播文明,另一方面就是发现人才,这诸多龙官中早就有多少平民百姓通过学习而增长了见识,而后通过能力的展现,获得了官员地位。

        所以插一句,您看,咱们历史上会出现科举制是必然的。

        而且科举制是非常先进的,去看看整个西方的历史,包括现在,西方的平民想从底层出头是非常难的,政治家几乎都世袭制、家族化了。

        但我华夏科举制在几千年中让多少普通人登堂入室,甚至执掌王庭。

        既然龙官们意见不统一,就只能报到伏羲那里,由领袖来做决定。

        虽然没有娶毕子,但美人可怜,没来由的徒遭横祸,留了心的“白龙氏”长引对毕子母女很是照顾,毕子也和公婆住在一起带着孩子继续生活。

        因为在巨毕伏法的时候,震惊于“八工”出现的毕子当时昏倒了。

        并不知道是自己的父亲杀害了丈夫,而考虑到毕子情绪需要稳定,白龙氏也授意众人不需要把这个残忍的事实告诉毕子。

        伏羲毕竟是宽容之人,爱民如子。

        虽然巨毕犯下如此罪行,但在白龙氏的劝说中,还是没有让毕子再受失去亲人的打击。

        因此,最后巨毕被判终身狩猎!

        原本是终身从军,但胖子看不上这号人不接受,所以以后巨毕只能长期在外,而少归宛丘,不能享受居家儿女承欢的“晚年”了。

        连带着每天干重活的毕里沙也等于就此守了活寡。

        这其实也挺残忍的。

        得知共工在我们来到之前早就离开新城了,没能和老友碰上一面我还挺惋惜的。

        但看起来华胥夫人倒是并不在意,该办的事儿都办完了,即便大庭给予再好的照顾,也没有过多停留,在新城停留了不到半个月便返回了西城。

        趁需要补充大量物资的空档,眼看秋风萧瑟,一众大军又向北而去。

        巡游路途漫长,总不能只靠晚上发泄肉欲吧?

        时不时因为队伍过大而不时遇上或是自己找上来的零散部落,给予恩施或是交流,只能说是为枯燥的行程做些点缀,而且看的多了也没什么意思了。

        无非就是说说话给点东西再祭祀祭祀岂岂福,让四方民众一睹族母天颜。

        您看,我光这么说您都觉得无聊,何况日复一日的我呢?

        哎,于是呐,每天就盼着到了晚上休息时分,我试着教华胥夫人和女娲下五子棋。

        列位您说怎么不是围棋呢?这围棋我确实不懂啊!

        您原谅我文化水平低,要知道围棋大神是怎么说的?

        能通围棋者,必通《易经》、“八卦”!

        那里面的奥秘多了去了根本语言都表达不出来,那种通天领悟宇宙奥秘的大法太难了,实属不是我这种凡人能领悟的。

        但您各位如果有兴趣或者能把围棋学会了,研究透了,那您必定是人上之人,再不济也能比一般人境界高远。

        五子棋好办啊!棋盘都不用,拿树杈子在地上画出道子,你画叉我画圈就能下。

        这玩意考脑筋啊,好玩啊!

        这华胥夫人年纪稍大,用脑子多了容易累。

        有经验的都知道啊,但凡下五子棋下上半小时一个小时的,下来后那脑子里看啥都能连线!

        所以后来华胥夫人就不怎么参与,但是女娲爱五子棋爱的不行了,但凡得空,哪怕就是吃饭的空档都会拉着我来上一把。

        说到这儿我小得意点,这我不谦虚了啊,五子棋我确实在行。

        您列位有兴趣的咱交个朋友,有空咱都可以来上两盘,这玩意是真好玩。

        真的,圈圈游戏里我五子棋二段啊!啊哈哈哈!

        这女娲是真下不过我,下不过就生气,但人家毕竟是大神啊,有涵养,棋品不错。

        从来人家都没有摔过棋子扔过棋盘儿,就是把树杈子往地上一扔拿脚把画的棋盘秃噜了骂骂咧咧就走而已。

        女娲心灵手巧啊,都知道,在宛丘的时候就好捏个泥人,烧个雕塑什么的。

        一方面可以给结婚的族人送上多子多福的祝福,另一方面还能够用各种泥塑装饰室内或者城内环境,增加民众视觉的愉悦观感。

        现在迷上了下棋,人家真就用木板做出了有模有样的棋盘。

        不过这个棋盘和咱们今天的不同,不大啊,本来五子棋也不需要多大。

        尤其像她们这样的“臭棋篓子”,下不了十几步就能被一眼看出三步后的我直接“灭了”。

        像个薄菜板一样的圆木板,刻出纵横纹路,用方形和圆形的小木块就能像模像样的行棋。

        这玩意可就在巡游队中风靡起来了,一开始是没事的兵士们看我带着华胥夫人和女娲在地上划拉,后来就是只要休息,除了放哨守备的兵士外,几乎都在地上画五子棋玩。

        娱乐活动本来就少的上古,这五子棋可是我带来的超级娱乐“大发明”!

        简直对我崇拜的不要不要的,您寻思,这些人脑子里都想,哎呦喂,这谁啊这么聪明,怎么琢磨出这么好玩的玩意儿的?太厉害了啊!

        要知道在没有五子棋之前,大家都玩什么啊?

        无聊透了,就是用手拿着箭,前面摆一个细口的罐子,往里扔,谁扔进了谁赢。

        赌什么都行,让人听话啊,指挥干什么事儿啊,不准吃晚饭啊,就这。

        这天上午正行军呢,骑在马上头顶太阳正走着呢,就听见队伍后面乱起来了!

        也是骑在马上够高,回头就看见队尾驮物资的黄牛群全乱了,哞嘛乱叫着就四散乱跑,押运的兵士也不去拦,也都慌张的四散逃命!

        正奇怪呢,反应比自己快一步的混沌已经大喝着命令兵士们将武装全部集中保持阵型不要乱,驱马就向队尾疾速奔去!

        眼见着骑兵队率先将我们围在当中,那边远远的就看见刚奔过去的混沌已经控制不住马匹,在马嘶惊鸣中被蹦跳的甩到了马下!

        一众兵士急忙赶过去救,一声惊的头皮发麻的吼声传来,烟雾中我才看见突然窜出的一条斑斓猛虎!

        各位,大老虎,活的!野生的!

        跟动物园里那种对着背身的你扒拉玻璃可不一样,这大猫能吓死人!

        就算离的足够远都能被那种野蛮的悍力吓的够呛!

        一巴掌就把挥舞长矛的兵士拍翻,管你皮甲在身,好几厘米长的弯钩指甲直接抠出肠肚来!

        关键人家动作还快,蹬着后腿站起来俩粗爪子挠的那叫一个快!

        一嘴下去混沌的马脖子就断了。

        不知道您各位谁看过一个在短视频上流行的纪录片啊,有人把中国,也可能是东方的老虎弄非洲去了。

        这老虎第一次到大草原啊,开阔的视野里各种野生动物。

        好家伙但凡有个活的能动的被这大老虎看见了,没跑儿必死无疑。

        这大老虎就在非洲草原上逮着能跑的就追,见啥杀啥,它也不饿,杀了也不吃,就是跟在眼前能跑的动物过不去!

        这什么羚羊角马都不算事儿,那个被死死追了一路也没逃过命去的大犀牛才是遭了殃!

        真的,大犀牛!好大一个儿!愣是被大老虎追上去一顿扒拉扑倒就咬死了。

        跟狮子比还是老虎厉害,这烫头的就是干不过纹身的。

        秋寒物稀,也是这老虎估计是饿着了,按道理这过万的大队人马老虎即使是看见了也不会袭击,但奔着队尾的黄牛而去的大老虎也实在是杀红了眼!

        混沌也不是吃素的,虽然被甩下了马,但毕竟统兵于宛丘的“降龙氏”在守备的解救下站起身来,迅速集结起大批兵士,以密密麻麻的长矛为拒,身后的弓箭手万箭齐发!

        大老虎死了。

        一边用长矛利戟继续捅,确保老虎死硬了,召唤其他武装照看受伤兵士的同时,混沌四下里看着矮坡,别还有老虎同伴没被发现。

        用手压在心头,华胥夫人吓的脸都白了,浑身哆嗦的不停,在女娲的搀扶下软到地上喘息着休息。

        驱马来到队尾,我才看到死老虎体型极其巨大,宽粗的前掌比我脑袋都大!从鼻子和嘴里都流出血来。

        虽然死了,但这身斑斓也还是有威慑力的,打起勇气我把老虎后腿翻开看了看,确定这是一只母虎。

        再抬眼看向山坡,估计是有小虎需要被照顾,还在哺乳期的母虎才冒险袭击了黄牛队,如今狩猎不成把自己也交代了,那几只小虎估计也活不了几天了。

        这要是胖子在,估计爱心泛滥下肯定会带着人去找小老虎,但到底我没这个勇气,谁知道小老虎没别的大家伙照顾呢?

        反正这上古时期老虎应该还不至于是稀少的保护动物,叹了口气看着兵士们四下追回黄牛群,几个兵士围过来开始扒虎皮。

        不知道为什么,可能是食肉动物不好吃,没人吃老虎,但虎皮是稀罕物啊,做成袍子什么的只有将军才有资格穿戴。

        就像柏皇那身珍稀的白虎皮。虽然没胖子那么爱动物,但这也实是残忍了点,看不了这个还是转身离去。

        老虎就是牛逼,几分钟一匹马整死七八个兵士还挠伤了十几人,这要是单独面对绝逼没有生还的可能!

        教您各位一个方法,如果在荒郊野岭的遇上了老虎,一定要死死的盯着它,不要跑啊,跑你也跑不过老虎,就站直了死死盯着它,为什么呢?

        因为这样可以死的尊严点。

        接连的跋涉许多兵士都疲惫起来,是脚上的绑绳皮凉鞋惹的祸。

        就这么一块薄薄的皮鞋底,扁平足也受不了啊,爬坡过坎的脚很容易疲劳。

        有些难受到不行的干脆就光脚走,但光脚走久了也受不了啊,还容易受伤。

        聪明的我又开动起脑筋来,想发明“袜子”。

        我哪会针线活啊!

        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就算加上华胥夫人和女娲这几万双脚丫子也忙不过来。

        于是让所有兵士都用布缠在脚上,特别是脚底缠的厚一点。

        虽然麻布比较粗糙但好在这些人脚都有茧,在软垫下的脚终于还是舒服起来,这行走的速度也就又提起来了。

        为了确保鞋底不打滑,教大家在鞋底的皮面上都划出各种道子,增加了摩擦力。

        脚是舒服了,而且每天都被包裹着保护,每个人的脚丫子是真白。

        但白不管用啊,都听说过王妈妈的裹脚布吧?

        这一到夜里休息的时候,漫天遍野被捂的臭脚丫子味儿腥的能闻出绿色儿来!

        必须得把兵士们赶的距离稍远些,只留下骑兵队守护,毕竟骑马的不需要裹脚,才能睡的不那么恶心。

        一路连日劳顿,北城也终于要到了。

        小朱襄已经十一岁了,被伏羲授予“飞龙氏”,位列众龙官之前排,地位仅次上、下相,负责造书契。

        小朱襄天资聪颖,为人又谦逊有礼,小小年纪时就为大家做“灯”,后来又带着巫师们研发各种“药”,让宛丘二三十万人免去了长期困扰原始人民恐惧的“感冒”重疫。

        虽然年幼没有当官,却早就积累了极高的声望,这种声望连那位同样在少年时便被捧为英才的北王粟陆都达不到。

        因此,此次被伏羲正式授官,而且一授地位就如此之高,在大家看来也是小朱襄应得的。

        因此,小朱襄有了比别人更多的时间跟随在伏羲身边,面对面听《易》演“卦”,并且按照伏羲的思想替他整理成一部部“书”。

        说到书大家都知道,和今天的书不一样,就是刻在龟甲骨板上的几行字儿。

        也正因为对上古时期“书”的理解误差,大多今天已经失传了,非常可惜。

        而小轩辕虽然比小朱襄小了一两岁,但极其尚武,年纪小并不代表一定弱,身高和小朱襄差不了多少。

        每天就在演武场上跟着胖子演训兵阵,而且开始琢磨“车”。

        没错,“车”。

        胖子根本不知道小轩辕是以后的大神“黄帝”,他只知道这个来留学了好长时间的孩子脾气大。

        但再烦也不能打,因为是另一个大族首长“少典”的儿子,而且听说好像还是华胥夫人的孙子。

        每天都跟着胖子一起训练部队,而且还跟胖子比着训,你带一队我带一队,然后就让两队打。

        倒霉就倒霉在胖子指挥的军队总是打不过小轩辕带领的人马,有点失军威的颜面。

        胖子最后就不允许小轩辕再单独训练队伍,而是把他也编入了演训队中,每天给小轩辕累的跟孙子似的!

        好在精力充沛的小轩辕也不恼,反而对演武乐此不疲,也跟兵士们打成一片,大家都对这个“有熊部”的小贵族挺佩服的。

        那边终于收到返程令的共工也终于回到了宛丘,将自己完善的《山海》与川人留下的新图进行结合。

        在山海宫内换挂上新《山海》,和伏羲一起看着三面墙都被巨幅的《山海》填满,接受了领袖对自己极高的褒奖。

        但这次回来伏羲没有让共工好好休息,天不等人。

        宛丘在盛夏刚过金秋未至之时迎来了一次好大的降水,同时也遭受了史上最严重的一次黄河泛滥,共工必须和昊英带着诸龙官去治水。

        巡游在外,我当然不知道宛丘城在风雨中如扁舟飘摇,泛滥的黄河宽阔的如海面一样,沿岸卷起的浪花如同自杀一般不断撞向石垒的城墙,激起阵阵飞沫!

        城外的田野毁于一旦,好多庄稼还没来得及收获就被盖在水底!

        索性动物们都被及时赶回了城内,没有遭受损失。

        但粗木横连的城门哪里能密封挡水呢?不断从缝隙涌入的洪水还是把地势最低的居民区和丧葬区侵染了一大片。

        大批受灾人民没办法继续住在家中,被转移到大棚住集体“宿舍”也不够,不少居民被安排到了贵族区的大屋内临时暂住。

        在天灾面前就不要嫌弃这嫌弃那了,华羲族人还是比较有共情心的,贵族们对人民也很是照顾。

        人情温暖是一个方面,但治水的急迫性已经刻不容缓。

        站在最高的瞭望台上,细雨中伏羲看着眼前滚滚洪流翻腾而去,愁眉不展。

        耳边就听“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扭头看傻胖子在那对着壮观的黄河感慨,还唱上了。

        这都什么时候了你唱你吗啊!还长江东逝水,长你个der!这特么是黄河!

        不理解为啥当着这么多人骂自己,停下歌声的胖子不开心的站在最后。

        看着他的表情小轩辕捂着嘴乐个不停,被胖子呼撸一个大脑袋勺。

        那边共工和昊英带着一众龙官站在城墙上,无论是看着脚下翻腾击碎的浪花还是极目望去的宽阔,这无疑是百年一遇的天灾,让所有人都束手无策。

        是啊,连城都出不去,这怎么治水?

        “汲张归?(要不要派人去把张氏叫回来?)”共工觉得或许我的主意多。

        “弗情。(做不到。)”用手一指近在眼前的黄河,昊英直接表示谁能出的去?

        何况水这么大,宛丘在黄河的抵近下如靠山的孤岛一般,就算我能回来又怎么进城?

        “工相,探桩可否?(上相共工,我们向水底打木桩能行吗?)”身后传来一名龙官的声音。

        转身看见说话的正是秋官白龙氏。

        “白龙氏”长引自从上次在胖子的巨毕之案中表现优异,很是受到大家的赞赏,因此这次治水也被安排到共工身边。

        而毕子和公婆的房屋刚好也被洪水侵袭,一直对毕子母女多有照顾的白龙氏,也主动把他们安置在自己家暂住。

        当然白龙氏的大屋足够大,不仅仅安置了毕子一家,还有其他人家也住了进来。

        当初提出向灾民开放贵族区的就是白龙氏,这番爱民举动也实在是在伏羲心中加分不少。

        因此在王宫内也住进了不少受宠若惊的老百姓,能够日日睹天颜。

        招手让白龙氏走上前来,“点为?(你想怎么做?)”

        共工看着这个后起之秀询问着。

        我努力写,希望你们喜欢。

        【作者题外话】:感谢投票,我很珍惜。


  https://www.xxyanqing.net/book/74770643/58022702.html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www.xxyanqing.net 言情小说网手机版阅读网址:m2.xxyanqing.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