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网 > 戏里人生 > 第9章 看不够的杨家将

第9章 看不够的杨家将


12月3日,大连京剧院上演《杨家将》。大连院武戏班底强劲,这样的全武行光棍戏本来就是拿手,这次更蒙国家京剧院艺术顾问宋锋老师亲自编排指导,精彩可以预期。

        京剧里杨家将的戏码着实不少,喜有《状元媒》,悲有《洪羊洞》,文有《四郎探母》,武有《大破天门阵》,生有《辕门斩子》,旦有《杨门女将》,净有《五台山》,丑有《挡马》……真要演个全本,男女老少几代上百口子的故事稀里哗啦讲下来,几个月内都不用再贴别的戏了。这一次的《杨家将》,包括《金沙滩》、《射七郎》、《梦托兆》、《李陵碑》四折,主要讲的是杨继业父子之死。

        金沙滩双龙会,“七子去六子回”,是杨家将故事中最为脍炙人口的一折,这其中,又以七郎杨延嗣的故事最为戏剧性,最震撼,也最惨烈。按照京剧的艺术规律,仅从扮相上就可以看出杨延嗣的与众不同:梳抓髻,披蓬发,挂狐尾,戴牵巾,一身黑靠,勇猛刚烈的少年人打扮。他的脸谱,是京剧脸谱中最具艺术特色的经典创作之一:勾黑碎脸,红眉,红嘴岔,额头一个草书的“虎”字,称“一笔虎”,张扬,霸气,描尽他的盖世威风。

        如此一位正直忠义的猛将,只因性情暴烈,杀死奸臣潘仁美的爱子,酿下灭门大祸。《射七郎》中,他杀出重围,回到营地向潘仁美求救,却被潘仁美以药酒灌醉,乱箭射死。按照《杨家将演义》的描述,杨延嗣本是星宿下凡,刀枪不入,军士的乱箭根本无法射中他,是他明知自己必死,教军士覆住他眼目,灭却神光,方能射杀。这样传奇的细节,在京剧里用的却是暗场,一笔带过,有点可惜。

        《梦托兆》,往往与《李陵碑》连演,名《托兆碰碑》,是京剧中著名的唱工戏。七郎身亡之后,魂魄去至老父身边,诉说冤屈与牵挂,声情并茂,大段唱腔相当动人:“孩儿我再不能多行孝顺,再不能与爹爹同路而行,再不能与爹爹牵马坠镫,再不能统雄兵去把贼平……”

        其实,据史学家考证,杨家将这些故事,纯属文人杜撰,史上虽然有杨继业其人,却没这么多儿子,更没这么显赫的家世和战功,所谓杨门女将,更属子虚乌有。但是,从文学作品的角度来说,杨家将的故事曲折跌宕,激动人心,难怪千百年来长盛不衰。从血染金沙,到托兆碰碑,到五郎八卦棍,大破天门阵,佘太君百岁挂帅,杨门十二寡妇征西……一代又一代,满门忠烈,前仆后继,无论朝廷如何昏庸,局势如何险恶,际遇如何冤屈,不变的是世代相传一颗忠义爱国心。中国传统的忠孝仁义礼智信,在杨家将的故事中得到了全面体现,民众们爱看着这一大家子人生死爱恨离散团圆,仿佛他们就是历史上真实存在的人物,就是千百年前代表着民族精神的祖先。

        京剧这种黄钟大吕的艺术形式,表达这种壮烈的情怀,比演绎生活中的小情小趣更为适合。可惜大连京剧院的麒麟舞台太小了一点,只怕杨家八虎望台上一站,都有点摩肩接踵。期盼首演一举成功,将这出好戏带向更为广阔的天地。


  https://www.xxyanqing.net/book/46094379/57443251.html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www.xxyanqing.net 言情小说网手机版阅读网址:m2.xxyanqing.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