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网 > 戏里人生 > 第46章 一“出手”便知有没有

第46章 一“出手”便知有没有


上周谈了跷功,这周说说“出手”罢。跷功和出手,京剧武旦行当的两大绝活儿,如今跷功已经后继乏力,但是出手仍然是京剧舞台上最考功夫也最为观众所喜闻乐见的特技之一。

        京剧里的“出手”,又称“打出手”、“踢出手”,专指武戏中抛接兵器的功夫。按说实战之中,兵器绝无轻易离手之理,但是中国传统的神怪小说里,一开打就是“念动咒语,将某某兵器祭起在空中……”放到影视作品里,这得用电脑特技;在戏曲中,独创了“出手”这种表演方式。《白蛇传》、《泗州城》、《青石山》等等神怪仙妖戏,武旦饰演的女将立于舞台正中,四周天兵天将,将那刀枪剑鞭,掷向女将,女将以花样繁多的身段,将袭来的兵器一一磕回踢回拍回掷回,一时间兵器满天飞舞而各行其道、各归其主,神怪大斗法的氛围毕现,每每赢得全场爆彩。

        随着京剧艺术的发展,原本只用于神怪戏中的出手,渐渐也用于一般的开打戏了,如《战金兵》、《夺太仓》、《铁弓缘》等。更有京剧大师关肃霜先生首创了“靠旗出手”,就是不用手也不用脚,而是用背后扎的靠旗,将袭来的兵器一一击回,甚至还用靠旗杆将刀枪剑鞭挑来挑去,盘绕耍弄一番。这种出手,需要极其出色的肩背功夫,同时因角色的身份所限,动作还要保持秀美雅致不能太夸张,对演员是极大的考验。

        “出手”之难练,那也不消细说了。舞台上各式兵器四面八方地向你飞来,需要在刹那间做出准确的反应,一一将其截住送回准确的位置,这简直跟真实的斗法对阵也没什么两样。大连京剧院的武旦胡嘉博,擅长出手,拿手戏《泗州城》、《盗库银》中都有精彩的出手表演,《战金兵》更展示了过硬的靠旗出手功夫,小小年纪,这是怎么练出来的?和所有的京剧演员一样,日日在练功场上熬着血和汗,一点一滴地练出来的。直到现在,她的腿上还时时出现大块大块的瘀青,问她:怎么弄的?答:踢枪踢的。练了这么多年,还这样?新戏有新的踢法,需要适应,经常这样。

        “出手”还有一项难过跷功之处,就是出手是群戏,需要和其他演员配合着一起练。站在舞台中间那位主角,叫“上把”,四角的配角,叫“下把”,台上每一掷每一接,每一拍每一踢,都需要精准的配合,只要配合上稍有偏差,任你个人技巧再高,也避免不了兵器落地。所以大连京剧院的出手戏,不仅需要“上把”胡嘉博,同样也少不了“下把”赵文宝、赵月、安晨……满台飞舞的十几杆花枪,都凝结着整个团队的心血。

        去年京剧艺术节,上海京剧院演出《情殇钟楼》,主演史依弘在采访中感动地说:一位龙套演员,发着高烧,仍然坚持随团演出,尽管戏中的他,只有一个动作……为啥就这一个动作还需要一个发着高烧的龙套演员坚持上场呢?看了演出就知道:他是“出手”的“下把”。他需要做的,是在史依弘由另一位演员高高托举起来的刹那,掷出□□,让史依弘借这一举之势倒踢回来,再准准接住。就这一个动作,手法、方位、力度、时机,都要准到峰巅,不知练过几千几万次才能练成,确实是,没有旁人可以替代。


  https://www.xxyanqing.net/book/46094379/57443215.html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www.xxyanqing.net 言情小说网手机版阅读网址:m2.xxyanqing.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