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网 > 戏里人生 > 第76章 氍毹余音

第76章 氍毹余音


本市有一位戏迷小妹妹,网名叫做“氍毹于音”,我们开玩笑地称她为“地毯妹”。

        “氍毹”,本义指的是古代西域进口的一种编织毯,后来引申为各种地毯挂毯床毯等,到了明朝,开始专指戏曲舞台。明朝是昆曲盛行的时代,演出时例必要在舞台铺上红地毯,是为“红氍毹”,渐渐地就成了戏曲舞台的代称。如此这个词儿基本不再用于口语,但是书面文章中仍然常见它的踪迹:“氍毹试舞”、“氍毹久擅”、“氍毹英豪”……

        之所以用它来指代舞台,自然是因为,这方地毯对戏曲演出意义重大。它的功能,不仅仅在于装饰,也在于限定舞台空间,更重要的是保护演员不致在动作戏中受伤。戏曲演员,自从入行接触舞台开始,便与这片氍毹结下了不解之缘,他们把登台演出小角色叫做“踏台毯”,把翻扑摔跌等需要在地毯上练习的基本功叫做“毯子功”。京剧的不同行当,唱念做打各有侧重,但是毯子功是一切身上功夫的基础,生旦净丑均要熟习。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练功房的地毯上留下了无数氍毹英豪的汗水,他们对这块空间,有着浓厚的感情。无论是舞台上的地毯,还是练功房的地毯,千人踩万人踏,都有一定程度的脏污残旧,但是京剧演员全都专心致志地在上面摸爬滚打甚至坐卧休息,仿佛那块氍毹,已经成为他们身体的一部分。

        京剧院经常有进校园、进乡村或是与外单位合作的演出之类,我常希望有机会对主办单位说:请好好地准备一张台毯。专业的京剧舞台,台毯整齐,厚实,不黏不滑,能为演员提供最好的保障;但是赴外演出的时候,主办单位若不那么了解京剧演出的需要,往往对付一张薄薄的红毯算数。京剧演员们都有多年练出来的本事,对着不熟悉的台毯伸脚一踏,便知道演出时候脚下的力度,该把握在什么分寸;在台毯上走个来回,便知道怎样调整翻扑的尺度,才能正好落在台毯之内……但是,安全隐患如影随形,尤其武戏,在那不熟悉不合用的台毯上,简直就是冒着生命危险在演出。

        去年的全国青京赛,在中央电视台演播大厅举行。一位参赛演员发现了奇事,拍了照片发到网上分享:“今天彩排发现某位演员把脸谱留在了地毯上,武戏真不易呀!”随即主人出来认领了:原来是上海戏剧学院的花脸演员谢添赐,饰演《打瓜园》郑子明,繁重开打中不慎摔倒,脸部着地,结结实实地把整张脸谱都蹭在了地毯。按人体结构来说,这一摔得把脸摔平,脸谱才能留得这样完整,那演员受伤到什么程度,可想而知。但是演出丝毫没有因此而中断,若不是地毯上的脸谱记认,观众甚至都不知道有这回事。戏迷们感动地说:中央电视台就应该把这地毯珍藏着,永远不要洗,这上面记载的,是一个戏曲演员“戏比天大”的敬业精神和无数不为人知的艰辛。

        我们那戏迷小妹妹给自己取名叫“氍毹于音”,似乎因为是于魁智的粉丝吧。如果小灰我来取名,更想叫做“氍毹余音”呢。每次演出结束,人走灯熄,我总是愿意多停一会儿,看看那空荡荡的舞台,感受氍毹之间,留下的无穷故事,那里有好听的戏,可爱的人,有爱不完写不尽的清音雅韵。


  https://www.xxyanqing.net/book/46094379/57352102.html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www.xxyanqing.net 言情小说网手机版阅读网址:m2.xxyanqing.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