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网 > 匪觅良缘 > 第5章 齐家人规矩课

第5章 齐家人规矩课


此时,擎苍斋的正屋已坐满了人。

        良音两兄妹刚出现在正屋前,便来了两个下人将他们领进屋里。

        进了正屋,良音没有对周遭多做打量,只是抬头看向上位的人:那人蓄着长须,浓眉下的眼睛小而聚光,鼻梁虽高却有个大鼻头,几缕白发从黑发间钻出……这位无疑是齐老太爷了。

        “孙女良音向祖父问安!”良音抬手向齐老太爷行了大礼。

        过了一口茶的功夫,齐老太爷才应声:“好。回了齐家,以后便好好做齐家的儿女。”

        良音听罢重新站直了身子,一旁的嬷嬷端着托盘趁机上前,那托盘里有一套文房四宝,是齐老太爷准备的见面礼。良音又向齐老太爷福了福身,才接过托盘将东西递给身后跟着自己的小丫鬟。

        齐老太爷继续问了些家常话,又叮嘱良音要去祠堂拜祖宗才算结束。随后大堂里左手上座的夫人便起身,上前来拉着齐良音的手亲亲热热:“好好好!咱们齐家的骨血呀,可算回来了!由这个大伯母领着侄女认认家里的人吧。”

        这是大房的夫人陈采瑜,大夫人在齐家领掌家之职,府内后院一应事务皆由她安排打理。良音见过齐老太爷的礼后,便由大夫人领着去和屋里坐着的其他人见礼。大夫人贴心的为良音介绍着每个人,齐家虽有四房,但人算不得多,听过一遍也能记个大概:齐大爷一房有陈大夫人和曲姨娘,陈大夫人有一子名良显,曲姨娘有一子名良旦、一女名良暮;齐二爷一房有王二夫人、文姨娘和文小娘,王二夫人有一女名良杳,文姨娘房中良春已出嫁,还有一女名良香,文小娘有一女名良晋;齐四爷一房只有平四夫人,膝下有两个儿子良易和良晏。

        良音跟在大夫人身后一家家问了安,脸都有些笑僵了,不过大家都准备了见面礼,这让良音觉得这趟寒暄很值得。大房准备了梨木妆匣子,里头放着上好的青、白玉手镯各一对;二房送了一套小的镂金红宝石头面;四房则搬来了一扇四季花草的刺绣屏风。

        见着礼物带金子,良音差点笑没了眼睛。良音在脑中盘算着那套头面能熔几两金时,大夫人已经坐回了自己的座位上,环顾着大家,像是有事要说。

        “三日后沈尚书家中张罗的送春宴,给我们也下了帖子,让带着家中的孩子们一同去热闹热闹。”

        听到这个消息,在场的人都难掩笑容。

        二夫人王安宜笑着开口:“太好了。沈尚书是朝中新贵,深得皇帝信任,这次沈夫人的送春宴去的人家定不少,孩子们都到了要议亲的年纪……尤其是家中的姑娘们,需要多些露脸的机会让夫人们看看。劳烦大夫人带上二房的几个丫头了。”

        二夫人是商户出生,论京中交际的规矩,知道的还不比自家女儿多。高门显贵的聚会二夫人向来是不去的,怕失了礼数连带着自己的女儿也受影响。

        “良易在西城营,良晏尚在准备科考;我们就不去了。”说话的是四夫人平从悦,她是武将家出身,平日里喜欢舞刀弄剑,和夫人太太们聊不到一起去。

        大夫人都一一应下,又看着良音开口道,“良音,沈夫人那边特问起你。三日后你也与我们一同去。”

        良音还没开口拒绝,有人替她接过了话头。

        “大夫人,四姐姐在乡野长大,对京中礼数怕是不了解,去了尚书大人府上万一失了礼,岂不影响我们姐妹的名声。”这是二房的嫡女齐良杳,在姐妹中排行第五。

        听了五姑娘这话,堂上没人反驳。齐家各房虽不知道良音住在山寨,但也猜得到她是在乡野山间长大的,所谓养在外庄,不过是为了府中名声,大家集体编的一套说辞。

        虽这话刺耳,但想着自己本就不愿意去什么宴会,又看在二夫人的金首饰的份上,良音假装听不出话里的针对,顺着对方的意思:“妹妹说的是。良音初来乍到,若是在外有行差踏错,给家里添麻烦就不好了。”

        “良音,你刚回齐家,本应让你先歇歇,不着急外出见人。只是沈夫人下帖子时问起了咱们家齐四姑娘要回京的事,说让齐家不嫌弃她来做这个情,帮齐四姑娘在京中女眷里露个脸……沈夫人这样说话,我也就不好推拒了……”大夫人说了其中原委。

        看来这送春宴,自己非去不可了。良音只能应下。

        “知道良音你先前过得洒脱,可现在到了京城总要知道些规矩,以免去别府中做客,失礼冒犯人家。所以呀……”大夫人接着说道,“接下来几日,还要你在府中多学学规矩了。那些品香插花、琴棋书画的风雅之事暂且不提,可先学了宴席的规矩。府中有位女先生是给姑娘们教规矩的,后两日我让她停了别的事,专心去你院子里好好教导你两天,让你知晓些基本的礼仪。再让家中的姐妹同你说上一说,应付一次宴会多半是没问题的。”

        “是……”。良音设想过到了京城必定有要学规矩这课要上的,只是没料到这天来得太快了。

        说过宴席的事,齐老太爷就发话大家可以回各自的院子了。齐府分给良音住的,是石薇薇以前的院子,叫薇风园。大夫人昨日差人收拾了出来,也安排好了院子里伺候的下人。

        从擎苍斋出来后,良景先领着良音去祠堂拜祭祖宗。

        良音一进祠堂就在一面墙的牌位里看到了自己双亲的名字,红着眼睛朝他们结结实实磕了三个头。

        从祠堂出来,良景吩咐一直跟在良音身后的丫鬟领良音回薇风园:“这是给你安排的贴身丫鬟青萝,日后她和阿菱一起服侍你。”

        “奴婢青萝问姑娘安。”青萝便是在擎苍斋里跟在良音身后拿东西的那个丫鬟。青萝脸上有两个小酒窝,笑起来煞是可爱。

        良音让青萝起身在牵头领路。

        “哥哥,为什么沈尚书的夫人会点我赴宴?咱们家跟她有过节吗?”临别前,良音问起了宴席的事。

        “此事我也不知。齐家与沈家本是没有什么往来的,也不知为何会提起你。不过,既知道事有蹊跷,你多留意些总是没错的。先把那规矩先好好学着,别让人抓住错处才好。”齐良景叮嘱。

        “嗯嗯。”良音乖巧应声。

        说过话,良景就带着松宜先走了,良音则跟着青萝去了薇风园。

        薇风园地方不大,但格局通透。良音进了里屋,见里头已经备好了热水,阿菱把两人带来的行李都整理好了,正蹲坐在脚踏上打哈欠。

        “阿菱?困了怎么不去睡?”良音碰了碰阿菱的肩。

        阿菱摇摇头,睁大了眼仔细瞧着良音的周身。

        “放心,全须全尾的~不要瞎担心。”良音咯咯笑,“你去休息吧,我洗过澡就去睡。”

        “我伺候姑娘沐浴更衣。”青萝在一旁要帮良音拆头发。

        “我自己来就可以~”良音把阿菱和青萝都朝外赶,“你们都去休息吧。”

        沐浴更衣后,良音躺在高床上盯着周围轻柔的纱帐,虽闻着安神香的味道,神却一点儿也不安……良音翻来覆去、摊煎饼似的折腾到五更天,才迷迷糊糊睡着。

        来齐家的第二天,良音是闭着眼被两个丫鬟从床上扶起来的。良音在心里叹气:在寨子里,自己要日晒三杆才肯起,现在到了齐家晚上没睡着,还得在卯时刚过就梳洗。

        良音正闭眼坐着让青萝梳头,外头就来了人传话,说齐老太爷免了四姑娘这几日的晨昏定省,让四姑娘专心学规矩。良音估摸着今日虽赶不上,后面两天也能因不用去擎苍斋多睡上半个时辰。

        待良音用过早膳,齐家的那位女先生已经在外头等着了。女先生姓张,有个在宫里当过差的姑婆,她的规矩便是在姑婆手下学的,这几年一直住在齐家,负责齐家姑娘的规矩教导。

        薇风园的下人们收拾出偏厅给张先生教学用。本想着自己好歹是学过些拳脚的人,练功的时候也不是没吃过苦、受过累,可良音没成想,学规矩比学武更累。

        走路不能快,可走慢了也要被批评“扭捏”;站姿、坐姿不是端正笔挺就可以,而是要根据场合、座位等有不同的姿势;入席有流程、夹菜有讲究、筷子不能随意放……一桩桩、一件件的琐碎事情,反复训练、考核……一天下来良音累得抬不起手……

        昨天还把人赶走自己沐浴更衣,今天就只能是被丫鬟扶着沐浴。

        沐浴后良音穿着中衣靠在软榻上,由阿菱和青萝揉按着她的手脚。

        “学规矩怎么这么累啊!”良音长呼,看着埋头干活的青萝,不由得好奇到,“青萝,你是一直在齐家吗?丫鬟们要学规矩吗?”

        “回姑娘,奴婢的爹娘原来是伺候三老爷的,所以奴婢是一直在齐家的。”青萝边揉着良音的胳膊边回话,“奴婢学的是下人的规矩——听主子的吩咐、伺候好主子就行。讲究的是什么不该做,比较简单,哪里能和主子们学的规矩比。”

        “家里其他的姑娘上张先生的课轻松吗?”可别只有我一个人觉得难。

        “奴婢记着六姑娘第一天跟张先生上课时,回去便扯着文姨娘的袖子哭闹着不要去了。”

        “明日是讲言谈的课,该少受些累吧。”

        上了课良音才知道自己想得多简单,要说第一天累的是身,那第二天累的就是心。哪些话该说哪些话不该说,不该说的怎么推拒,该说的又要怎么说;说话间对人的称呼、肢体语言等等,还要根据对方地位的不同去调整……这课像是给田里的麦子说一日该长几寸……上完这课良音反倒不会说也不会做了,总觉得怎么说、怎么做都别扭,左支右绌。


  https://www.xxyanqing.net/book/42610391/56106811.html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www.xxyanqing.net 言情小说网手机版阅读网址:m2.xxyanqing.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