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网 > 霍舒耘贺闫 > 第286章 打心理战

第286章 打心理战


霍舒耘把分红的数额提的越高,对方答应的可能性就越小。

        那么二者一对比,酒楼的东家说不定就会选择,霍舒耘所提的第一种方案。

        直接给霍舒耘一千六百两银子去买断。

        这样银货两讫,才是他们最熟悉,也是最能让他们安心的方式。

        这其实就是一个很简单的小计策,跟心理学相关。

        如果你想达到什么目的的话,可以先对对方提出一个比较过分的,这样对方肯定会拒绝。

        等对方拒绝了你第一个提议之后,你再说出自己真正的打算。

        对方一想,他都拒绝了你一次,肯定不好意思拒绝你第二次。

        所以,就会答应你第二个要求。

        就像霍舒耘这样,对方肯定会拒绝分给霍舒耘三成红利,那么就不会拒绝她一千六百两的买断银子。

        酒楼的东家跟自家掌柜两人对视一眼,眼眸中均有诧异的神情闪过。

        听到霍舒耘提出来的这两个合作方法时,他们两个人心中,不约而同的想到,霍舒耘这胃口是真大呀。

        他们都是生意场上的老狐狸了,自然能够想明白,究竟是买断划算,还是分成合作更划算。

        对于霍舒耘来说,当然是后者,能够赚到的银子更多。

        但对于他们这样的买家来说,自然是花越少的钱越划算。

        别看突然拿出一千六百两银子,好像很多的样子。有些人一辈子甚至一辈子,说不定都赚不到怎么多钱。

        但是霍舒耘说的确实没错。

        他们只要能把冰块的生意给铺开,说不定一个夏天,就能把这些钱给赚回本。

        道理他们都懂,但是让他突然拿出一千六百两银子,酒楼的东家其实也有些舍不得。

        他们两个原先在私底下商量时,心里预期价格是一千两,结果这突然多了将近一倍。

        酒楼的东家想试着还一还价,所以他把目光转向贺闫,看看能不能跟贺闫商量一下。

        他想着,不管霍舒耘再怎么定价,毕竟只是妇道人家。

        就算霍舒耘能够拿主意,但家里面的一切事务,总该跟家里的汉子商量一下才行吧。

        而且看贺闫那副板正的样子,应该是个嘴拙的,可能不太懂生意场上的这些套路,应该比霍舒耘好忽悠。

        所以,酒楼的东家就对贺闫问了一句:

        “贺捕快,你觉得呢?”

        贺闫知道酒楼的东家在打什么主意,一听对方这么问他,立刻就淡淡地说了一句:

        “我们家里面,不管大事小事,都是霍舒耘做主,所以我都听我夫人的。

        谈生意这种事,我也不是很懂,就不过多发表言论啦。都让我夫人来吧。”

        绝了,还真是绝了。

        酒楼的东家觉得自己,都有点儿看不懂贺闫了。

        这是几个意思?

        他想着,贺闫在外面好歹也算是威风八面、赫赫有名的人物了。

        尤其是现在,还得了县令大人的亲睐,眼看着就要飞黄腾达了,以后肯定能够前途锦绣。

        县城里面不知道有多少人,想搭上贺闫这条路子。

        据他所知,都有人想给贺闫送妾了。

        没想到贺闫竟然是个妻管严。

        别说振一振夫纲了,这在家里面,直接就是一条虫啊。

        而且贺闫不要面子的吗?

        怎么能把这种话,这么直接地说出来。

        在家里面听妻子的话。但是在外面,得把自己的面子给撑住呀。

        结果贺闫对着外人,还说家里面的大事小事,都是霍舒耘做主。

        这是直接降低自己的身份,踩着自己来抬霍舒耘呀!

        这可真是让人吃惊又意外。

        直到现在,酒楼的东家才算是对自家掌柜说的那些话,有了一个清楚的认知。

        怪不得掌柜的说霍舒耘,是一个主意很大的人,原来霍舒耘的性格,就是怎么养出来的。

        哪家的妇人不是温婉贤惠,三从四德。

        一到霍舒耘这儿,感觉夫妻的位置都对调了。

        在霍舒耘身上,丝毫看不到以夫为天就四个字的痕迹。

        酒楼的东家因为是第一次跟霍舒耘打交道,此时还在震惊于霍舒耘的所作所为,和贺闫那么顺从淡然的态度。

        脑子里面想了许多杂七杂八的事情。

        所以迟迟没有开口说话。

        霍舒耘见对方不说话,她自然也不着急。

        反正她是不可能主动往下降价的,而且她以为酒楼的东家不说话,是在心里面衡量她给出的两种合作方法。

        既然对方没有第一时间,反驳一千六百两银子是异想天开,那就说明对方也是能拿出来这个价的。

        霍舒耘的心理预期,立刻就上升了许多。

        她已经在规划,自己拿到一千六百两银子之后,要干些什么了。

        霍舒耘突然发现,在这个生产力及其落后的朝代,上柳村的人把买地种地,当做一辈子的事情来干。

        好像你不种地,你这个人以后的人生,就没有指望似的。

        但要让霍舒耘来说,她认为单纯的耕种,是根本无法满足一个人,或者这一家人的生活所需的。

        连最基本的温饱线都达不到,更别说达到富裕的程度了。

        主要还是生产力限制了生产水平,贫瘠的思想和认知,限制了他们的眼界。

        他们祖祖辈辈,就固定的按照那个模式来生活,认为老祖宗留下来的东西,都是好的,并不会去寻求改变。

        用现代扶贫的标准来看,上柳村就是一个妥妥的贫困村呀。

        要是想让村里面的人都脱贫的话,必须要寻求发展。

        如果霍舒耘是上柳村的村长,那他肯定会带领村子里面的人都去种水果,开果园。

        俗话说“物以稀为贵”,就算他们整个村子里面的人都开果园。

        也远远不会让整个府城的水果量,达到饱和的标准,可能一直都是供不应求。

        到时候,村里面的人个个都能赚个盆满钵盈。

        不过,这件事只能想想,霍舒耘是没法带领他们一块开果园致富的。

        不是霍舒耘不愿意,而是村子里面的人,有很大的可能是不会同意的。

        毕竟那些人都是老思想,根本不会贸然的听从霍舒耘的建议。


  https://www.xxyanqing.net/book/31158358/73717659.html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www.xxyanqing.net 言情小说网手机版阅读网址:m2.xxyanqing.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