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网 > 大风过后 > 第1章 第1章

第1章 第1章


姚真真经过综合楼的时候,听见了远处的几声尖叫,她转头,看见几个学生一脸惊恐地往她这边看,有人还拿手指了指她的上方,有人捂住了自己的嘴……

        她忽然心中一悸,缓慢地抬头,十二层的高楼,白色的建筑主体,一个同样是白色的影子在楼顶摇摇欲坠,阳光浓烈的像团火,她拿手遮在眼睛上面,眯着眼睛想看得更仔细些。

        那个影子伸展着双手,像风筝一样飘了下来。

        落地的速度太快,以至于“轰”的一声砸在地上,扬起灰色的尘埃,她的视网膜内还残留着空中的影子。

        她的腿像是被钉在了地上,无法挪动半步。

        那一刻,一支烟花在脑中炸开,灼烧着她的每一根神经。

        那之后,姚真真只要站在高楼下,就不由自主心悸气短。

        一年后。

        姚真真找了个小镇,就职当地一所公办初中。

        一个土生土长的上海姑娘,舍弃繁华便利的都市生活,来到这个小乡镇工作。

        不是脑子坏了是什么!

        有些亲戚抱着幸灾乐祸之心,找姚妈妈打听兼打击。

        都被彪悍都姚妈妈顶回去。我闺女还年轻,我家也不缺钱,有的是资本体验不同人生。

        没见识,什么乡下农村,那是国家5a级风景区,人均gdp是你家的两倍。

        亲戚回去的时候只敢小声嘀咕,都28了还作,早晚给你找个乡下女婿。

        在乡下农村的姚真真,正坐在校图书馆靠窗的位置。翻阅着一本旧书,书面上印着《天宝县志》,1989年版。

        泛黄的纸张上记录了历经千百年的寺庙、塔楼、古村落。

        姚真真的纤长的食指在一行字上停了停。

        ——地势险峻,历来交通不便,民风彪悍。

        民风彪悍。

        八月底,离开学还有一个星期,整个校园显得空荡荡的,图书馆里只有她一人。

        这时,手机忽然震动起来。

        看了下来电,是潘晓语,同期新入职的教师,研究生刚毕业,辽宁人。

        手指轻轻划过屏幕,接通。

        “喂,真真姐!你下午有空吗?”潘晓语和她在岗前培训的时候住同一间房,姚真真就觉得这女孩浑身上下都透着朝气,为人颇仗义。

        新入职的教师里就她们俩不是本地人,于是潘晓语自动把她划为一队。而姚真真在这个几乎称得上陌生的镇上,也需要建立一个良好的人际关系,两人都有心结交,自然水到渠成。

        她想了想,“有空。”

        “我想在学校附近租房,下午联系了几套房子,准备去看看,我记得你上次说想租个小公寓,要不要一起去。”

        “好,几点汇合。”想什么来什么,姚真真爽快地应了。

        “两点,我在校门口等你。”

        一看时间,还有一个小时。姚真真没有急着回寝室,在校园里闲逛起来。

        这是年初刚竣工的新校区,建在山坡上。实际上,不只是这个学校,大半个平梁镇都依靠着连绵起伏的山脉南麓。

        来之前,她也算做了点功课,搜过一些新闻,这地儿虽地处浙江沿海,但山高路险,九十年代之前交通不便,进城要翻山越岭,走大半天的山路。当地人靠山吃山,温饱没问题,但也说不上太好,毕竟交通不便,信息闭塞。山之外倒是日新月异。

        后来兴起了旅游热,市县政府为打造旅游名片,修路架桥通隧道,使得秀丽的山水风貌逐渐为外人所知。旅游业、种植业和工艺品业也随之兴旺起来,短短十几年,勤劳的山里人在致富的道路上超速前进,跻身全国百强乡镇名单。

        刚来的时候她就发现,马路上开着不少豪车,街道两旁中高档餐饮店人头攒动,游人如织,热闹兴旺。

        当地人有钱了,娃娃的教育自然也受到关注。作为本镇唯一一所初中,新校区也是砸了重金下去打造的,从硬件上不比一线城市的学校差。据说江校长逢会必讲:我们的学校,小桥流水,鸟语花香……

        姚真真边走边想接下来该怎么过。

        工作上自然按部就班,接下两个班的英语教学任务,还担任其中一个班的班主任,忙归忙点,但这几年也摸索出了一套经验和方法。

        生活上么,总脱不开衣食住行,虽不像在上海这么便利,好在现在网络发达、物流通畅,大部分东西基本上也都能买到。

        唯一不如意的就是住宿问题,学校宿舍的舒适性和私密性总归差点。她也不愿意亏待自己的,打算着等熟悉环境之后,在学校附近租套公寓。

        在这一点上,她妈妈是持反对意见的。

        一个女孩,孤身在外,自然是安分地呆在教师宿舍最安全。

        ——可姚真真从来都不是肯安分守己的人。

        吃过中饭,姚真真回寝室洗了个澡,换了套休闲点的夏装,和潘晓语一起出门了。

        和姚真真的孤身一人单枪匹马不同,潘晓语会来这里工作,纯粹是奔着爱情来的。她和男朋友是大学恋人,同届不同系,毕业后小姑娘义无反顾地被男朋友拐回老家。

        姚真真挺佩服的,毕竟不是每个人都有这份勇气。她觉得,换成自己肯定做不到。

        潘晓语自嘲这是被拐进了山沟沟里。前段时间住在男朋友家里,父母管着,一堆亲戚盯着,搞得她差点神经衰弱。在外面租房成了她每天要念叨的大事儿。

        “其实他们家在县里有一套房子,离这儿太远,真住那我一天起码少睡一个多小时,想想还是在附近租一套比较方便,反正他也不喜欢和老人家住在一起,正好借我的由头搬出来。”潘晓语撇了撇嘴,吐槽起来。

        潘晓语找的房子离学校很近。从学校南门出来左转,有一条石板铺的上坡道,两旁有一些小店铺,大多卖早点和文具用品,沿着坡道往上走了约十来分钟,拐了一个弯,看见了一片住宅区,都是白墙黑瓦的中式院落。

        一条柏油路把小区隔成东西两片,道路两旁也是树木成荫,斑驳的树荫遮挡了夏日骄阳,令人心旷神怡。

        东西两区都是格局相似的三层小楼,每两套有一堵墙接驳在一起,户户门前有庭院,门后有车库,庭院之间只用矮围墙隔开。

        沿着围墙,错落有致地种了些花卉或果树,有些枝头上挂满了婴儿拳头大小的桔子,黄绿色。

        整片建筑都透露出名家设计都痕迹,和她以前见过的农村自建房完全不同。

        “哇哦!”潘晓语惊呼。

        姚真真也被惊到了。她知道江浙有些地区的农村挺富裕的,但不知道农村的物质生活已经上升到了这个高度。

        不由感叹:“出乎意料。”

        两人对照门牌号,很快找到租的那一幢。门两侧挂一对福字雕花大灯笼,地上一字排开各种花卉盆栽,正开得灿烂。衬得隔壁冷冷清清。

        潘晓语过去敲了敲门。

        不一会儿,大门拉开,一个胖胖矮矮的老太太正从里面出来,面色红润,眉眼带笑,想必就是房东。

        老太太打量了一下两人,笑呵呵请她们进去。

        一进客厅,地面光亮,墙体洁白,一道楼梯盘旋而上,干净整洁。老太太带着两人来到二楼,介绍:“我这房子装修好才几个月,家具家电都是全新的,一楼前面公用,可以停个自行车电动车什么,二楼两个套间就是要出租的,三楼是我们老两口的房间,不过我们快要去杭州了,儿子在杭州工作,我们带孙子去。”语气中掩饰不住的自豪。

        每套都是一室一厅的结构,走北欧风,家具齐全,还带个开放式小厨房,显然是用心布置过的。

        两人一看就喜欢。

        老太太自然看出两人都满意。颇自豪地说儿子是室内设计师,在杭州有个工作室,这套房子是儿子设计的。

        “大山说你们是老师,当老师好,我这房子空着可惜,租了又怕糟蹋了,就是要租给有正经工作的,你们可要爱护好。”

        大山?

        潘晓语在姚真真耳边低语:“我男票的发小。”

        姚真真问了几个关于网络和物业费的问题,又里里外外看了一遍,发现最西边那套阳台大卧室小,另外一套卧室大,阳台面积小了一半。

        姚真真走到阳台上,发现视野极好,甚至可以眺望远处的墨绿色的山线,闻到微风中带来的草木清香。

        她和潘晓语商量了一下,潘晓语喜欢房间大点,姚真真则对这大阳台情有独钟,选了最西边的那套。

        确定要租之后,老太太爽快地说:“对了,院子里那些花和树,我请了邻居打理,不过他工作比较忙,偶尔你们也帮我浇浇水,等桔子成熟了请你们吃。”

        姚真真答应的也爽快:“这个没问题。”

        于是两人签下合同,交了一年的房租。

        老太太看了两人的身份证,接着把挂在胸口的老花镜戴上,仔细打量姚真真,一脸惊讶:“哎呦,你就是那个上海来的老师啊?”

        “嗯?”她很有名吗?

        老太太得意地自报家门:“我表弟的儿子的女朋友的姨夫就在你们学校食堂做事儿。”

        姚真真心想:行啊!这情报网还铺的挺广的,男女老少都入伙了。看来她以后要注意言行了,不然还可能连带着丢上海人的脸。

        “咋来我们乡下地方工作。我儿子死了命的要留在杭州,你个娇滴滴的上海小囡来小地方,图啥呢?”

        “图山好、水好、空气好。”姚真真慢条斯理讲话的时候,语气显得特别真诚。

        老太太小声嘀咕着下楼:“现在年轻人都往城里跑,大城市到乡下的,倒是少见。”

        潘晓语捂着嘴偷笑:“地方小,信息传播速度快。”

        姚真真无所谓地耸耸肩,可不,我得是多么神奇的物种。

        人人都往大城市跑,爱高楼大厦,灯红酒绿。

        “太好了,我还是第一次在外面租房子呢。真真姐,以后我们一起上下班,一起逛街,然后吃遍这里的美食,想想都觉得太美好。”

        姚真真失笑:“我是很乐意的,就怕你家那位介意。”

        “他现在没空管我,自从进了他爸的厂子,不是加班就是出差,还信誓旦旦地让我陪他回家啃老,老是那么好啃的吗?你不知道,论脑子,和他爸妈一比,我男票就是一傻蛋。”潘晓语估计了一下,觉得男票的智商应该在父母的平均线以下,忽然开始担心下一代会不会受影响。

        姚真真挑了挑眉,“我怎么听你这口气是既欢喜又忧愁。”

        “我才不想时时刻刻粘在一起,他忙点好。”

        姚真真大笑:“你看,生活还是值得期待的。”

        潘晓语开始摩拳擦掌:“嘿嘿!我们明天就搬吧,我男朋友那辆小破车正好开过来运行李。哎呀!还有,学校宿舍是不是要去退掉?”

        这个姚真真早就考虑过了:“还是留着吧,哪天加班晚了也可以住。”

        “那我也不退。”

        姚真真心里清楚,在这个小镇找到合适的公寓并不容易,没有潘晓语介绍,她可能还得延迟一段时间。她有心想找个机会感谢下潘晓语。

        “下午有安排吗?要不要一起逛逛,我还没好好看过这个地方。”

        “好啊好啊,其实我也没来过几次,每次一来都被他家一大堆亲戚朋友拉去串门吃饭,把我当珍惜动物一样参观,也就来的少了。”潘晓语打了个哆嗦,这也是她情愿在外面租房也不住男票家的原因。

        “话说这里还有不少名胜古迹,5a级景区,我是一概没见过。”越想越悲催,还没到老夫老妻,就已经这个待遇了,好想凑人。

        姚真真觉得结伴旅行这种事她是完全帮得上忙的:“这有什么,不是有我吗?以后咱俩组个团一起去,下午我们先去镇上溜达一圈,再找个餐厅,饱餐一顿,如果还有时间,还可以看个电影什么的。”

        潘晓语简直要把姚真真引为知己:“我知道一家茶餐厅,菠萝包和虾饺非常好吃。”

        “那还等什么?”自从来到这里,姚真真每天都在自我催眠。总有一天你会爱上这里。你现在没爱上,是因为你还不了解嘛!她现在要做的就是去深入了解。

        这会儿两人站在阳台上,阳光浓烈。

        潘晓语看着这个上海来的女人,大眼红唇,皮肤白皙,蓬松的齐耳短发,头微微仰起,露出细腻光润下巴线条。只一身简单白色无袖真丝衬衫搭浅蓝色牛仔七分裤,显得……

        是招男人喜欢的类型。她在心里暗暗下定论。好好奇啊!大美女为什么要来这里工作?


  https://www.xxyanqing.net/book/99882392/55952355.html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www.xxyanqing.net 言情小说网手机版阅读网址:m2.xxyanqing.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