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网 > 翠屏峰的狐狸娘 > 第9章 丽娘约三章警赵氏九奴书《木瓜》谢恩人

第9章 丽娘约三章警赵氏九奴书《木瓜》谢恩人


第二日,黄府高搭法台,请妙能法师念经驱鬼。那妙能坐上法台,盘腿打坐,捻佛珠,诵真经。黄家上下皆垂手立在两旁,大气不敢出。一卷经念完,只见那妙能从怀中掏出一黄纸展开,又冲着黄纸掸些清水。众人看那黄纸,竟隐隐约约现出丝丝血色,那颜色愈来愈浓,最后竟成了一个鬼影。众人皆惊诧,心中暗念阿弥陀佛,唯丽娘知道这不过是一种骗术,那黄纸是姜黄纸,清水是碱水。妙能将纸铺在身前,冲着黄老爷道:“阿弥陀佛,施主请看,鬼已显形。”黄老爷忙问:“法师可知这是什么鬼,如何招惹进来的。”妙能便说:“此鬼并非外面招惹,实则生于你家宅院。”黄老爷忙问:“此话怎讲?”妙能问道:“你家这树多少年岁了。”黄老爷道:“这树自我出生便有,不知具体年岁,但百年总有的。”妙能道:“何止百年,这树足活了二百余载,吸风饮露,参月拜斗,你家下人闲暇时,定是好坐在这树下闲谈,这树常听人语,灵智渐开,就成精怪了。”黄老爷听了,心想前几日自己皮帽便是挂在这树枝上,定是这树精戏弄自己。

        丽娘听了先是觉得可笑,笑那妙能一出家人说起诳语竟一板一眼,又觉可悲,这等坑蒙拐骗之辈,竟被村傻愚民拥信,而寇天师架海擎天之才,却落得门庭冷落。丽娘想至此,心已冷了一半,对那和尚亦无了捉弄之心,又想自己这几日已将黄府折腾一番了,不如就此了结了吧。丽娘想罢便走了,那和尚又念了两卷经,方收了酬金由人送回寺里去了。那白氏又命人将树砍了,运出去一把火烧尽,暂且不表。话说这几日张父赵氏二人在做何事?因丽娘出钱与他重开酒肆,二人便日日早出晚归,在街上寻好的铺面。张父本欲将原来酒肆盘回,赵氏却嫌地段太偏僻,房舍也不敞亮。今既有丽娘资助,便欲找一车马繁华地开店,方能银钱滚滚来。

        这几日,二人看了不少店铺,张父都觉尚可,赵氏却不甚满意,不是嫌偏,就是嫌小,不是看不上装潢,就是看不上间壁。今日,二人终寻得一处得意的,该店铺二层楼宇,飞檐翘角若飞鸟展翅;面朝闹市,每日行人来往熙熙攘攘,后方还带一宽敞院落可供人居住,厨厕水井,一应俱全。赵氏一见,当即非它不可。但所谓闹市是中心,寸土值千金,丽娘给的钱只够赁的,那主人却说自己将迁居别处,价钱可商量,但只典不赁。张父不愿管丽娘要钱,欲再寻别处。然赵氏心想丽娘身上定还有余钱,便欲再借些将店铺典下来。

        是夜饭毕,赵氏便踅过丽娘处与她说话。两人先是说些闲话,赵氏又将话头引到店铺,丽娘便问她这几日是否定下了铺面,赵氏忧心道:“这几日我去看了不少店铺,也有好的,却总是不称心。今个下午,听说有一店主因近期迁居别处欲将店铺贱卖脱手,我便急忙去看了,真是极好的。原想先赁一年,等有了进项再盘下来,哪知那店主说只典不卖。唉,常言道,命里有时终须有,命里若无莫强求。顶好的铺子,只能让给别人了。”丽娘听了,心知她是来要钱的,便变出一包银两,拿到桌上,推给赵氏道:“既有了称心的铺子,明日便去盘下来吧。这包银子你且拿了,盘下铺子,重新修缮,进原料,雇伙计也是要钱的。”赵氏见那一包银子,足有百两,当下心里便快活了,忙不迭称谢。丽娘又说:“我还有三件事要与你交代。”赵氏得了钱哪敢说不,只让丽娘张口便是。

        丽娘道:“这第一件事,便是要处安思危。常言道‘处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则无患’。今时遂心如愿,他日运气不济也是有的。酿酒虽是张家家传手艺,但世易律变,这两年虽安生了,但指不定什么时候一纸禁酒令,你家生意就倒了。如今你既寻了个好铺面,除了卖酒,也做些别的营生,或兼卖些针头线脑,或索性招个厨子开个食店。还有乡间的房地,等开春雇些人将乡间的房屋好生修缮了,再买几亩好田,倘若来日时乖运蹇,这便是你家的退路。

        第二件事,便是关于你,九奴阿爷是个木讷的,不会做生意,你多帮衬是好的。但精明是好事,过分精明反会耗尽福缘,所谓‘三分利,客冷落;一分利,客来多’,小利不舍,大利难得,你该厚道些,生意才能红火。另外我与你荐一个伙计,富隆食店有一小厮,你明日去店里叫一碗羊肉汤饼,看哪个面貌最清秀,言语最伶俐的便是了,务必将他聘来,有他帮忙,对你家生意是有利的。

        第三件事,还是于你有关。我知九奴非你亲生,我不求你视他如亲生,只愿你对他宽厚些。前两条我不过是提些意见,毕竟你自家生意,我说过一次便不会再提,听与不听的我也不管了。唯有这第三条,你若做到了,这些钱就当我送你的,你若做不到,我定是要回来要账的。”

        赵氏听前两件事,甚觉有理,不住点头,又听丽娘说让她善待九奴,欲要辩解,却无话说,脸登时便红了。赵氏心想,她前两件事说的实在有理,单这第三件,真是为难我,她一姑娘家,虽有些见识,但毕竟未为人母,不知后娘难当,不是宽厚两字就行的。但因贪那银子,遂硬着头皮俱应下了。

        丽娘见赵氏应了,便婉言身疲体乏了,赵氏知趣走了。赵氏回房,将一包银子摔在床上,张父见了,忙教训道:“就是他姑奶奶不给你银子,也不用这样摔摔打打。”赵氏没好气道:“银子她倒是给了,却比不给更让我难受。”张父问她何出此言,赵氏方将丽娘要求她的三件事说了。张父听了,道:“他姑奶奶交代的三件事,件件合情合理,有什么可气的。”赵氏听了愈发气恼,撇下他独个闷闷睡了。

        第二日,张父、赵氏二人去典了铺子,又去富隆食店见了那小厮,果如丽娘所说,白氏当下便欲聘那小厮,被张父拦住,只约了后日酒肆详谈。九奴因听张父说店铺已盘下,修缮和雇人的钱丽娘亦是给了,故心中感激,欲要表示,却又因手中无钱,一时不知如何是好,便去问庞昭。庞昭因知道九奴身上无钱,便欲先借给他些,给丽娘买些首饰衣物。然九奴不肯,他知自己并非一时无钱,若拿了庞昭的钱,怕是十年八年都还不了他。庞昭又想了想,道:“有了,不如你与她写封谢帖吧,纸笔我这都有现成的,你也不用出去买。”九奴听了先是点头,又是摇头,原来他未上过学,识字且不行,莫要说写字了。庞昭又想半晌,却再也想不出什么不用钱的好的办法,便拍板道:“就谢帖吧,你想写些什么,我教你,你只要将你要用的字练好便罢了。”九奴道:“我也不知要写些什么,姑奶奶对我家的恩情似天一般大,我感激她,下辈子愿当牛做马报答她。”庞昭便道:“你这话有些粗了。我以前读《诗经》有一篇《木瓜》: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匪报也,永以为好也!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匪报也,永以为好也!投我以木李,报之以琼玖,匪报也,永以为好也!”庞昭摇头晃脑念完,九奴便问他是何意。庞昭道:“这诗的意思是你赠我木瓜,我回报你美玉,并非是为了报答你,是为了咱们情谊。”九奴听了,拍手叫好道:“妙极妙极,这诗竟像是将我心里话说出来了,读起来又好听,像歌儿一样。”庞昭也喜道:“那你就将这诗抄了给丽娘吧,这诗虽足有五十四字,但重复颇多,你只需学写二十二个字即可。咱们今日便开始,你若肯用功,不出三日,就能将这些字练会了。”

        九奴天资聪慧,且又勤学肯练,三日便将字都学会了。庞昭又让他每个字再练十个大字,练完就可写信了。丽娘因几日不见九奴,想他必是与庞昭玩去了,便来庞昭处寻他。来至庞昭处,却见庞昭不在,九奴独个坐在桌旁认真写些什么,因太入神,丽娘走到他身边了,竟还浑然不知。说来也巧,九奴这时正在临“匪”这一字。丽娘见他在纸上工工整整连写了八个“匪”字,当即惊叫起来。九奴吓了一跳,扭头见丽娘双眉紧蹙,杏眼圆睁,忙问道:“姑奶奶,可是被什么吓着了。”丽娘并不回答,只厉声问道:“你写这字作甚么?”九奴不答,反将桌上写的字绉到身后藏起来。庞昭正在隔壁与人玩棋,听丽娘惊呼忙返回来,只见丽娘似有怒气,九奴两手背在身后,低头撇嘴,眼眶通红,似是吓着了。庞昭忙问道:“出什么事了?”

        丽娘和九奴都只绷着脸不说话,庞昭便走至九奴身旁,夺过九奴手上的纸,递与丽娘道:“九奴这几日跟我学写字,这孩子是想写封谢帖给你。”九奴听了,脸登时羞得通红,咯噔噔跑了出去。丽娘看了几页纸,忙转嗔为喜道:“是我误解他了。”因觉是自己理亏了,便央庞昭去将九奴寻回来,她要与他致歉。庞昭却道:“九奴从心底敬你,定不会因你说他几句就这般举止的。我这几日教他习字,他便有些落寞,我想他或是心中早就有些苦闷,今日被你一喝才发泄出来。”丽娘心中更不是滋味,苦笑道:“九奴聪明,我也愿意他识文断字,但城中不说义学,私学都没有一间,实在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庞昭心想,丽娘不日便搬出县寺,若自己能教九奴识字,隔三差五便可去家中拜访,于二人情谊是有增无损的,便道:“你看由我来教他如何。”丽娘心想,九奴若能学字念书,自己也可买些《抱朴子》一类书让他修习,这于他修道有益,丽娘便谢过庞昭。

        庞昭方去寻了九奴,又与他讲此后就跟他习字,九奴听后,豁然开朗起来,忙跪下磕几个响头,拜了师傅。

        真是“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https://www.xxyanqing.net/book/99780893/56998729.html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www.xxyanqing.net 言情小说网手机版阅读网址:m2.xxyanqing.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