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8


  来人是谁,不必说了。

  夏凉和春暖率先从马车上下来,然后才扶着洛可欣下车。

  看到新建好的院子,洛可欣满意的点了点头:“嗯!建的还不错。”

  这是她自己画好图纸然后让朱管家找人修建的。

  没什么特别,就是按照老北京以前的四合院修建的,中式建筑,三进四合院。

  宅门,倒座、游廊,垂花门,厢房、耳房、正房后面是后罩房应有尽有,简直豪华。

  夏凉看着眼前的院子,惊得下巴都要掉了:“姑娘,这得花多少银子啊?好漂亮。而且这么大的宅子,才十天就修好了,好快啊!”

  朱管家站在一旁,闻言扶额偷偷翻了个白眼。

  能不快吗?

  姑娘下了命令,让他‘务必尽快’办好这事儿。

  十天之后她要看到结果。

  所以,他能不快吗?

  从青山寺回来,姑娘也不知道给老太太灌了什么迷魂药,说要种第二季水稻。

  一年种两季水稻这事儿怎么可能嘛!

  可是老太太竟然同意了,还当场发话说,以后地里的事全权交给五姑娘打理,然后在得知五姑娘准备要到村里住一段时间之后,她更是二话不说,递给了姑娘三千两银票,姑娘自己又补了两千两,一共那么多银两,又请了上百个工人连夜修建,十天建好一座院子,很难吗?

  其实,决定以后都把地里的事交给洛可欣打理,洛姜氏也是经过深思熟虑的,虽然在洛可欣跟她开口,要试着种第二季水稻的时候,她就觉得这事儿不可能,结果可能会是功亏一篑,但这有什么要紧的呢。

  老爷在世时,总是在她耳边唠叨,富贵险中求,凡事都应该大胆的去尝试。

  欣儿以后要撑起家里的事儿,让她放手去试一试,去磨练磨练也没什么不好,就算最后功亏一篑,也不过损失点银两罢了,她们洛府还能缺了那点银子不成?

  另外,洛姜氏一想到之前的五年对这个孙女不闻不问的,心中难免有些愧疚,她有心弥补,所以洛可欣开口,她怎么可能会拒绝。

  等家丁们将家具搬下车,又按照朱管家的吩咐布置好后,他才带着他们回去。

  夏凉和春暖被洛可欣安排在正房最近的房间里,而时问天,洛可欣安排他住在正房不远左手边的一处院子里。

  那儿有个宽敞的小空地,闲时还能让他打打拳练练剑。

  洛可欣带着行李并不多,一箱书籍还有几套换洗的衣物,其余的也就没带了。

  反正被子家具什么的,朱管家已经让人布置好了,这些不用她操心。

  等一切收拾妥当,天也黑了。

  夏凉和春暖在厨房简单炒了几个小菜,四个人吃过之后,各自回房歇息了。

  洛可欣回房,倒是没急着躺下,而是坐在书桌边,冥思苦想。

  大楚这里的农作物品种很少。

  主食方面只有粟米和品种单一的水稻,另外有麦子。至于粗粮方面倒是有玉米,但是这玉米的产量很少,完全不够作为充饥的食物。

  而且一些高产量的比如土豆和红薯也没有,更别说亩产高的杂交水稻了。

  这种落后的农业水平,导致了现在这个刚刚结束外战的大楚经济水平增长缓慢,在北方一带经济可能稍为富裕些,但是在南方偏远县城的百姓日子就极为的难过了,平日里只能吃个七八分饱。若是遇着干旱或蝗虫过境什么的,那就是要饿死一堆人了。

  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吃都吃不饱,这天岂不是要乱?

  洛可欣非常清楚目前的形式,必须得找出办法解决村民们的温饱情况,提高整个洛阳城的经济水平。

  这一想法,倒不是她有什么大志向去拯救天下人,而是她觉得若是百姓们吃都吃不饱,她以后要开创的商业帝国所卖的产品谁人来买?光靠县城里那些个人吗?

  要知道在大楚人口占据最多的,便是农民。

  只有他们生活水平高了,她潜在的客户才能成为她真正的客户,如此她赚的银子才会更多。

  当然了,赚钱是一方面,要是能顺便通过赚钱来改善一下人民的生活条件,这也是大好事一件了,也算是积德不是。

  现在村里种的水稻,都是一年一熟,而且产量很低。

  好些百姓都吃不起这种东西,除去上缴的部分,大多都会选择运到镇上去买了,换些糙米回来。

  粟米和麦子产量相对水稻来说,就高一些了。

  附近很多村子村民们都会选择将水田改成旱地,

  还是洛老太爷有眼光,将地租给宋家村江中村这几个地方时,便强制要求他们不得擅自改田种粮,而是要求他们统一种上水稻,在老太爷看来,觉得稻米种的少产量虽低,但是精贵。若是种点出来卖个好价钱,也不必杂粮收入低了。

  所以如今洛阳县水田最多的,应当就属宋家村江中村这几个村子了。


  https://www.xxyanqing.net/book/9693/101453896.html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www.xxyanqing.net 言情小说网手机版阅读网址:m2.xxyanqing.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