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旧怨


等待消息时,吃着槐序递来的是珍龙井,我半斜倚在木榻上回忆回忆皇族的一些破事。

        要说到当今圣上的即位之路,那其实我就很能体会他那种变态的性格了。他是当今太后所出,正经的嫡子。但是,每个英明神武的先帝身后,总是有个爱到要死的女人。那女人基本上都是妃子,不是皇后。

        本朝的先帝也不例外。

        先帝的瑜贵妃,当今的瑜太嫔,就是那个美貌惑君的女人。她原来就是个宫人,不知怎么被先帝看入了眼,宠爱一生。其实宠爱女人没什么,问题就出在爱屋及乌,子凭母贵,差点没把圣上害死,也成了如今她与先帝皇嗣的祸端——先佩玉郡公主一尸两命、活的清河王有才无用以及这位淑容县公主的神奇还债生活。

        清河王是长子,先帝十分宠爱,如若不是逼宫政变,想必如今已是太子或者九五之尊。不管在生活饮食方面还是太傅的问题上,看似是圣上得了好处,实际上好的全是以朴素的法子送到清河王那里。不过太后在屡屡莫名其妙失去孩子后也不是省油的灯,圣上自己也争气,才没有泯然众人。

        太后所出的嫡公主并不得圣上欢心,被拉出去和亲。其实本朝从未有过嫡公主和亲,硬是被先帝生生推出去削减太后势力。照我说,嫡公主够可怜了,从小到大,那两位庶出公主从小才是锦衣玉食养大的,该为民众付出,嫡公主小时候过得还不如瑜贵妃身边得脸的宫人呢。

        俗话说,虎毒不食子,先帝那么早毙命也是应该的。毕竟,不管他堕过多少次后宫的胎孕,但好歹还没出生。他竟然给圣上下毒,还是慢性毒,只不过当年被我无意中撞破救下,圣上才有命熬到今日。父慈子才孝,这样的爹,怎么能一面当别人的慈父另一面又生生毒死亲生儿子呢?

        虽然先帝文治武功,但好歹这种丧尽天良的事情估计是耗完了气运,在史官的笔下,因为过于操劳国事半夜三更批折子一不小心猝死了。今上顺理成章即位,一众大臣前呼后拥,到而今也算是贤德了。

        至于那死了的佩玉郡公主,其实是有些冤屈的。那位公主我见过,自幼由先帝亲自抚育,我那怨种伯父即位后,我还是随退位的祖父进过几次宫城了,虽然每次都不太愉快。这位公主本名就叫佩玉,是个道士取的,因为当时瑜贵妃难产,需要消灾。封号是她死后被褫夺的,本来她在前朝是被破例封为长公主,位比亲王,享国公主俸禄,死后却这般屈辱,直接以闺名下葬,也是父母的孽。

        她怎么死得这么凄惨,我也不太清楚,当时我在南方,对这段往事并不了解。不过,当时我的老师顾侃受祖父嘱托在我身旁辅佐教导,那可是个怀有熊熊八卦之心的色胚老头,凡是美人香消玉殒的事那必得打探得清清楚楚然后写成春楼绘本大卖特卖……偏题了,总之,他搞到了第一手消息,就赶紧和我喝酒夜谈,大聊特聊。

        佩玉公主虽然及万千宠爱于一身,但为人温婉平和,并不恃宠生娇。所以先帝给她指了门好亲事,破例把无文才武功的皇亲嫁给了实权将门。是什么将军的儿子,名唤陆昊天,也是名门世家,关键这父子二人是有实实在在的军功,将来也不愁吃软饭。

        至于老八卦教出的小八卦——本郡王,为什么连这个将军的官职都记不住,是因为他们被灭族了,还是灭三族。

        原因,叛国。

        说直白点,就是圣上即位稳固朝纲后,这父子二人在一场战役中投降了。而这场战役,是与清河王妃母族车源国的冲突。说巧不巧,圣上朝纲的稳固,就是因为他们投敌之时,拥护清河王的军队被全军活埋,文臣被举族车裂。

        不过,在怡和亲王与谭新赞将军率王军与陆机营将车源国拿下十二城后,这父子二人又被押回了京都。

        这位佩玉郡公主,不,当时还是兖国朝阳长公主,怀着九个月的身孕,硬生生跑到刑场,拿出了一块丹书铁券免死诏,破口大骂圣上叛乱弑父等一系列名头……说到这,连顾侃那老怜香惜玉的滑头都觉得这公主就是被保护得太好,以致于养成了个草包脑残。

        圣上也被惊吓住了,没想到那个不省心的爹死得那么突然还有这手准备,刚想去查,结果发现那位公主手上的免死诏,是给清河王的。

        对,没错,公主不识字……关键是也没有第三人见过这份诏书。

        估计是当时先帝给她的时候纯粹是以防后患,只对她说了可以救命,没告诉她可以救谁的命。

        那,这就难不倒那些脑子十八弯肚子几十个肠子绕弯的文官了。首先,以太傅曹鑫杰为首的阁老那可高兴坏了,这一下还炸出了个保命符,赶紧答应公主请求让她回家好好养胎,然后把带有印玺的诏书搞到手。

        天时地利人和,清河王远在洛州,自顾不暇;有点脑子的淑容县公主被劫持(这是后话),当时佩玉是一个人闯刑场,从小服侍她的心腹在路上就被杀了,于是没人告诉她,至少应该把诏书牢牢抓在手里,起码可以无限循环使用呐。

        所以,佩玉就真的交出了诏书。然后,公主府就被抄了,当夜禁军亲自抄的,连茅房都掀了个底朝天,就是防止还有些什么鬼遗诏。一翻,还真有,一把火全烧了。

        第二日,陆氏,满门抄斩,即刻执行。

        为了给天下交代,自然是免除了他们拥立清河王的罪行,但是弃城投降的事迹被大肆宣扬引得民众激愤,那可是不能赦免的啊。

        其实也是很公平的嘛,一份诏书,免一条死罪啊。但是咱们文渊阁能搞出几十条死罪还都头头是道,非常上道。

        很快,公主就又冲进了刑场,开号。那叫一个惊天地泣鬼神,颇有当街泼妇的样子。刑场看护和刽子手们拿她也没什么办法,毕竟人家是正儿八经的皇族,打不得骂不得。

        但圣上手下的那些老狐狸们也不是吃素的,既然没有办法伤害皇嗣,那就不伤害呗。公主一直号骂,扑在驸马身上也不能拉开,但是没吃没喝总得昏吧?只要公主撑不住了,那一切不知道有多好办了。

        顾侃当时脸上都是一脸神往,“从未听过有人临产能生生四日不吃不喝不眠,还一直高声叫嚷。”

        “后来呢?”刚刚见识过扬州兵变的我,趴在顾侃心爱的黄杨桌上懒洋洋吃着蟹黄酥。

        “哦,第四日晚间羊水破了,在刑场发动了罢。”顾侃淡淡道。

        我叫了壶梦鸳录解腻,“第五日没撑过去?”

        “嗯,第五日难产,一尸两命。”顾侃不咸不淡,“京都好大雪,被染得通红。”

        第五日正午,陆家满门,陆老夫人一族,陆氏公主府,无一人生还。

        另一个麻烦清河王,其实还是被教养得很好的,毕竟是隐形皇储,先帝虽然想弄死圣上,但是也没想在自己最心爱的儿子杀兄弟,落得一个手足相残的黑名声。所以,他从小就没有想弄死圣上,也没有深沉的心机,简称——清纯的蠢萌。

        估计是先帝太过于爱这个长子了,所以从小什么都帮他挡的干干净净,让他自由自在的生长。给他配的太傅都是人精或者清正之流,人精也就算了,俗称黑白两道都吃的开的忠心汤圆,但那些清正老货纯粹就是书读多了的清白东西,政变时一力相信黑心莲圣上必然是出淤泥而不染的大白花,窝里反挡住了中级人精们想做掉圣上的想法和行动。

        要说先帝那真是一个偏心爹,或者说对圣上没有心。给他指的师傅都是些啥啊,不是那种没实权的,就是邪门路的。但估计是祖父让先帝即位太容易了,所以先帝忽略了一点,没实权得撑颜面的家族最容易充傻装楞、歪门邪道的治国不成但谋反是最上道的。何况文渊阁那些顶顶高级人精们,一来心中是有正道的,自然拥护嫡出的太子;二来也不会过早站队,无论以后哪个即位都得仰仗实力派治国,故也没有对圣上下过绊子,倒是也挡了不少风雨。

        所以,击杀先帝,出其不意,也很顺利。

        先帝宠爱瑜贵妃,大肆出游过许多次,他死前那半年出游过六次,民不聊生。本朝奉承天道,先帝的突然暴毙那真是再好不过的警示了。

        圣上顺利登基,顺应民心,这几年也确实不错。前朝后宫,井井有条。

        清河王当日有禁军护卫,逃到洛州,被镇守东南且与先帝有夙怨的切林王——我的叔父截杀,全军浮于海上为先帝所作孽自杀祈福——叔父放出的结果。被深受徭役的洛州人民广泛接受,手舞足蹈。

        迫于当时还在现在已经命丧黄泉的西南冠军王的压力,清河王有惊无险完好无损回到了他的新属地——渝州。现在过得应当胆战心惊,唯唯诺诺。不过这货治理还不错,是个合格货,关键是被先帝保护得太好了,三观太清白了,简直盛世大白莲。这样的人,在盛世当皇帝,看起来可行的。

        回到主题淑容县公主,为什么不能废为庶人,是因为国朝皇族降级一次不能超过三级,而且这个货色有朱美杰那个无敌长史,这几年居然叫人逮不出明面上的错处。估计朱美杰当日先帝是看好他入仕文渊阁的,只是太宝贝这位大公主才屈尊他先去陪伴女儿几年。

        这位淑容县公主,原来是齐国文渊长公主,食双倍俸禄,破例尊封长公主。先帝对于她的出生喜出望外,以文敬内亲王的封地为她册封,应该也是希望她能成为人中龙凤的。只可惜,这货是个嚣张跋扈的主,最喜欢的事情就是羞辱圣上与当今太后,还有圣上如今和亲在外嫡出妹妹。

        什么当街策马、戏弄宫嫔、作践姊妹她无所不通,至于什么兵史策论、琴棋书画,她似懂非懂,真是浪费了那么多太傅。她把这些聪明都用在折腾人身上,充分演绎了什么叫做快乐建立在别人的痛苦上。本来他国来朝,看她的尊贵,以为她才是嫡出的公主,便向我朝提亲。先帝的心对她就是水做的,二话不说马上把已经指亲的嫡出公主拿去和亲,把她嫁给了嫡出公主的议婚对象。

        她夫妇二人成亲后琴瑟和谐了一段时间,她夫君夏华栋是个极好的人,少年才俊,文武双全,外戚又是清河崔氏,本是圣上看好的妹婿,多好一对佳人才子,偏生配了她这个猪油瓶。

        因为这层关系,夏华栋本与我在学堂交好,我们也渐渐疏远了。或许他已经尽了做朋友的义务,从没有声张过什么,但是先帝驾崩前几年,或者自与淑容县公主成亲开始,他就以不想自家亲戚干扰公主为由,将其他亲眷悉数转移至邻国。到圣上即位,我们其实都看在他的面上,只要公主不作妖,不想难为的。但他就亏在长了颗锱铢必较的心,认为我们默许他转移亲眷已经是承了情,便自己一心求死,没活过两年半。

        这次圣上诏我回京,应该也就是华栋过世,可以料理这位公主了。说实话,她翻不出太大的风浪,但她手上有先帝的心腹,不可小觑,必得斩早除根。

        看来我回京都的第一天,或者说还在路上时,这位朱美杰就已经在谋划了。

        我只可惜那朱跃明,他父亲有把握我见了他,就有惜人才收他入府的打算,那想必是不错了,毕竟虎父无犬子。但可惜,我这次是个记仇的人,没有能耐用自己的生死做代价。

        人的贪欲,我已经给过两次机会了。


  https://www.xxyanqing.net/book/87285898/56417376.html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www.xxyanqing.net 言情小说网手机版阅读网址:m2.xxyanqing.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