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网 > 七零年神医吃瓜日常 > 第98章 文工团?

第98章 文工团?


既然详细地体检报告已经出来了,  那白川身上的一些陈年老伤也该顺手给解决了。

        抓一回药能办到的事,为什么要分几次去办?

        这药多抓一些,坏处就是味道苦一些,  可又不是她喝,她考虑这个干什么?

        第二天一早醒来,蒋芸把粥煮上,  同白川去楼下练了四十分钟,  白川又学了二十个动作,而后便回了屋。

        吃过饭,蒋芸扯着白川直奔卫生队。

        蒋芸的医术很厉害这事儿早就传到了141基地的卫生队,因而蒋芸拽着白川来卫生队买药时,  药房的护士还打趣她,“白嫂子,  你下回要是想买药,  自己过来就行,  我们这回就都认识了,  没必要扯上白营长,  白营长那么忙。”

        这一声‘白嫂子’喊得蒋芸有些不知所措。

        她还只是一个花季少女……不对,  已经嫁做人妇,  她变成花季少妇了。

        蒋芸心里默默掬了一把辛酸泪,顶着一脸笑把自己写好的药方递了过去,  顺带着利用避难所扫描了一遍卫生队药房里的药物,在避难所里建了一个药物清单。

        有了这一份药物清单,医疗模块之后再开药时,  就会根据药物清单上已有的药物资源来调整药方了。

        药房的护士按照蒋芸给的药方把药材抓好,蒋芸又递过一张药方去,这回她要的是那些成品药物制剂,  护士看了一眼,“这都是抗生素?您买这些做什么?难道熬中药的时候还要加这些?”

        蒋芸瞅了白川一眼,解释道:“不是,只是用来杀菌,皮肤外用的。”

        “哦……”护士没再多问。

        一句‘外用’,白川就懂蒋芸的意思了,这是要对着他的两只脚下手了啊!

        他心里挺期待蒋芸把他的脚臭病给治好的,这问题虽然不怎么严重,可却是让人十分尴尬。

        从药房里拎了一堆药出来,药钱都记在了白川的医疗津贴补助里,蒋芸回家之后就给熬上了。

        那些现成的药物制剂用来杀菌会有不错的效果,但医疗模块中有一种特殊的凝练萃取的方法,能将多种抗生素淬炼成对于脚步真菌感染效果更强的抗生素。

        蒋芸趁着白川下楼取煤球的时间,直接把所有的抗生素都倒进了盆里,用医疗模块淬炼一遍之后,把析出的水分倒掉,留下了约莫100毫升的微粘透明胶体。

        这些胶体可是杀死脚部有害细菌与真菌的大杀器。

        等白川忙活回来,蒋芸已经把那100ml的微粘透明胶体装进了之前装甲硝唑的玻璃瓶里,她把那一瓶凝胶递给白川,“自己回屋去给脚上擦上,脚背不用擦,主要是脚底与脚趾缝里,一个死角都别留下。刚上脚的时候微微有点粘,但很快就干了,干了之后你再穿袜子。”

        她顿了一下,“你原来的鞋和袜子就别穿了,换我给买的新袜子穿上,就在炉子挂圈上晾着呢。还有鞋,你就穿洗干净的拖鞋吧,白天就别出去了。烧一盆热水,里面倒一点那个凝胶化开,把你穿过的所有袜子都泡进去洗一遍,洗完袜子之后再把所有的鞋都泡进去洗一遍,这样才能根除那些细菌。”

        白川一脸震惊,“这么复杂的么?我还以为吃点药就好了。”

        “微生物的威力……那叫一个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虽然慢慢吃药也会好,但我觉得还是一步到位吧,慢慢吃药万一有了遗漏呢?这些个微生物,要是一次杀不干净,之后还会反反复复的,麻烦。”

        听了蒋芸的话,白川乖乖去擦药了。

        不就是眼下麻烦点吗?换来的是持久的干净与卫生,麻烦一点也能接受。

        ——————————

        医疗模块出品,必是精品。

        刚把那凝胶质地的药膏糊到脚上时,白川还感觉粘粘的,凉凉的,体验感不好,可不到两分钟的时间,那层凝胶就完全吸收了,根本感觉不到药膏的存在感。

        找到蒋芸说的那给他新买的袜子,往脚上一套,白川惊了。

        他翻到一双洗澡时才会穿的凉拖鞋踩上,走了两步,惊喜地同蒋芸说,“这个袜子可真好,你在哪儿买的?厚实又软和。”

        “在首都买的,特意给你带来的。舒服吧~”有本事你去首都求证去。

        蒋芸担心自己说是在渠州市买的会露馅,特地编了一个地方。她哪知道白川心大,压根没想过去问她这个。

        有袜子穿不就行了?问那么多干嘛?

        白川按照蒋芸的叮嘱去洗袜子与刷鞋,蒋芸在厨房里把药给熬上,下楼去仓储室拿了几个苹果,洗好削去皮切成块,摆在盘子里。

        见家里没什么事情做了,她就去次卧拿了那本《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坐在厨房里看,避免自己看书入神后忘记灶上还熬着药,再把药给熬糊了。

        这本书的文笔很经典,情节也没太多的跌宕起伏,真正抓人心的是那浓烈而质朴的情感。

        蒋芸翻了两页就看得入了神,在熟悉作者的用词之后,看书速度也很快就提了上来。

        白川偶尔一抬头,看到的就是蒋芸两腿交叠坐在椅子上,书放在腿上一页页翻的场景,画面美如画,也是他曾经做梦都不敢想的心安。

        他觉得自己太幸运了,一定是父母在九泉之下保佑,才能娶到一个这么好看又这么有本事的知识青年。凭他自己,哪里能配得上蒋芸?

        殊不知,蒋芸看上的就是他这个人。

        ——————————

        门被敲响,白川放下手里正在刷的鞋去开门。

        “张老师,您怎么来了?”

        白川觉得有些惊讶,来的人是部队文工团的张月来老师,平时与他基本没什么来往,只是见过几面,遇到之后能喊出名字的关系。

        张月来老师笑容可掬,“白营长,我是来找你爱人的。你说你,你爱人在音乐演唱方面的造诣那么高,你怎么还藏着掖着啊?这么厉害的人,应该介绍到我们文工团来!”

        蒋芸听到是在说她,这才放下书出了厨房,见是一位满脸英气的女军官,有些诧异。

        没等她问,白川就给她介绍了,“蒋芸,这是文工团的张月来老师,部队里有什么节目和活动都是她来安排,平时也负责一些部队音乐的编排。我们最新的强军战歌就是张月来老师的作品,现在海陆空三军都在用呢!”

        那首歌是编的真的好,张月来的作品一出,直接将别的文工团的作品给压了下去。

        张月来走到蒋芸跟前,仔仔细细地打量了蒋芸好几眼,摇头晃脑地说,“真是好的,盘条亮顺的,这长相和这颜值,就应该到文工团来发光发热。小蒋是吧,我刚刚看《百姓日报》的报道了,记下了你的名字。你有没有兴趣来我们文工团,一起研究音乐和舞蹈?津贴这些可能比不上你爱人,但也差不了多少,逢年过节还有演出补助呢!”

        蒋芸看向白川。

        白川哭笑不得,“你想去就答应,不想去就拒绝,看我干什么?可别让张老师误会是我在家里搞一言堂,约束妇女同志的自由。”

        蒋芸被这一句‘妇女同志’伤到了心。

        她怎么就成妇女了?感觉自己都被喊老了。

        其实她没有那么想去文工团工作。

        进了文工团之后,每天都得到点上班到点下班,时间不自由了,去黑市的机会多半就没了,这对她的赚钱计划相当不利。

        可是如果不进文工团,她往后过日子花钱就必须得收着点手,不然别人肯定会怀疑。

        蒋芸犹豫了一下,问张月来,“张老师,您能不能同我讲讲,如果我去了文工团,每天需要几点过去,几点能回家?还有就是主要干些什么?”

        张月来答道:“时间和部队里别的工种一样,都是执行一个时间表。平时主要就是训练,训练上面发来的歌曲与舞蹈,自己编制与排练舞蹈,等到逢年过节的时候,可能会出去演出,比如说去渠州市,去杭城,去首都,也可能去周边几个省份以及其它部队里进行联合汇演,热闹得很!”

        文工团里的很多人都觉得能公费出去是个优点,到了那边有吃有喝还有的玩,路费也不用自己出,带够了钱票还能买点特产回来。

        可蒋芸听到需要出差之后,就决定拒绝了。

        “啊……得出差啊,那不太行,我不喜欢四处跑。而且我和白川刚结婚,可能会要孩子,也不太适宜工作。”

        白川猛地扭头看向蒋芸,他没想到蒋芸已经将生孩子安排上日程了。

        既然蒋芸有这个想法,那他可不得努力努力?

        张月来听了之后,满脸愕然,还有就是遗憾与可惜,“啊?既然这样,那我尊重你的选择。不能成为战友也不打紧,你没事的时候可以到文工团来玩,大家都喜欢唱歌跳舞,很有意思的。”

        “好,谢谢您的理解!”

        张月来挖人没成功,也就没有多留。

        她一走,白川就凑到蒋芸的跟前,问,“打算要孩子了?”

        蒋芸瞅他,“怎么,你还没这个打算?”

        白川笑嘻嘻地说,“我怎么没这个打算?我随时都准备着!你觉得我养不起你和孩子?别说养一个孩子了,就是养三个五个,我也能养得起!”

        “切,就你那点津贴和补助?我都担心不够花。前几天孟嫂子还劝我多给以后攒点钱,不要现在觉得手头有余钱就都用完呢!”

        “你看看这家里,要什么没什么。我在首都的时候听说,现在都有彩色电视机了,你连个黑白电视机都没买,更别提洗衣机这些。翻翻家里,连个熨衣服的电熨斗都没有。”

        “家里要啥没啥,你咋好意思说你能养三个五个的?就凭你那点儿津贴和补助?没别的奢望,家里想顿顿吃饭的时候有肉都难!”

        白川:“……”

        他尴尬地看看家里,确实只有几件家具,“慢慢来,我这回不是涨津贴了吗?往后肯定还会再涨的。别听孟嫂子瞎指挥,你想买就买,只要手头钱凑手就买。”

        “津贴补助是月月都能赚,电视机和洗衣机又不是月月都得换,买一个能用好多年,孟嫂子自己过日子抠,家里吃饭都舍不得放肉,孟团长吃一次食堂都觉得实在改善生活,你看我,我现在压根不想吃食堂。咱可不能像孟嫂子学习,那日子过得还有个啥意思?”

        作者有话要说:  第二更,第三更稍微晚一点哈!


  https://www.xxyanqing.net/book/83158997/56281217.html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www.xxyanqing.net 言情小说网手机版阅读网址:m2.xxyanqing.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