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网 > 七零年神医吃瓜日常 > 第185章 勿忘山

第185章 勿忘山


蒋芸原本想着,  自己当了渠州军医大学的校长之后,并不会真地去搞教学工作,她还是自由的,  会和之前差不多,有大把的时间去做自己的事情。

        当渠州军医大学开学之后,她才知道自己有多么天真。

        真当大学校长很容易?

        方方面面的问题都得考虑到,稍有不慎,就可能造成重大事故。

        以至于她七六年就想写的《在人间》,一直磨蹭到八零年才写完,她按照惯例,  将稿件投给了《百姓文艺报》。

        《百姓文艺报》是知道蒋芸的身份的,当初那一套《我欲开天》出版之后,  他们就给蒋芸写了一个详细的作者介绍,附在了论文的开始,  用的照片还是蒋芸在白家庄插队时参加‘唱响元宵’活动拍的那张照片。

        他们也想给蒋芸更新一下照片,可奈何一直都没有给蒋芸拍照的机会。

        在得知蒋芸担任渠州军医大学的校长之后,《百姓日报》的主编就找上了《百姓文艺报》,约定说等蒋芸再投稿时,两家报社要联合起来采访一下蒋芸,给喜欢《知青三部曲》以及《我欲开天》的书粉们揭开作者的神秘面纱。

        然而,  蒋芸有足足三年的时间没有再投稿。

        就在《百姓文艺报》都快忘了与《百姓日报》的约定时,  一份署名‘风雅颂’的稿件再次投进了《百姓文艺报》的邮箱里。

        《百姓文艺报》编辑部瞬间就沸腾了。

        责任编辑拆开蒋芸的稿件,当下就闷头读了起来,  她看了五六页,  立马就有别的编辑拿走了她看完的那一部分,争相传阅。

        主编耐心等了几天,等所有编辑都看完之后,  收走了稿件,不眠不休地看了三天,忍不住拍案叫绝,“故事的架构能力还是一如既往地强,笔触也越来越有层次感,风景描写灵动,感情刻画细腻,细节处理可以说是妙入毫颠,最精彩的还是这通篇的笔触,总能凭借寥寥数语就将故事推向至高潮。

        最让《百姓文艺报》主编佩服的是,作者字里行间不经意处流露出的悲悯以及对人性的叩问。

        “真是大才啊,这样的人不全职写作,会是整个文坛的损失。她写的五本书,每一本都各具特色,最近这两本更是完整到几乎无可挑剔。已经能送去国际文坛争一争国际名著的称号了,只可惜……”

        只可惜国际文坛的评选,几乎不考虑花国的作品。原因嘛,语言隔阂就是最大的问题。

        除去语言因素外,还有西方人的傲慢与偏见。

        《百姓文艺报》的主编联系到了《百姓日报》,由《百姓日报》的主编亲自带队,好几位记者跟着,搭乘火车来到了渠州,直奔渠州军医大学,为蒋芸做了一次专访。

        这次专访的目的,是把这一位鼓舞了无数知识青年的作者的真面目揭开,让更多人的看到这位女性传奇人物。

        蒋芸身上的马甲太多了,很多都是不方便公布的,比如第一代、第二代、第三代发动机的实际设计师,比如超远程导弹推进单元的总设计师,这些信息要是公布出去,会有很多人希望蒋芸见不到第二天的太阳。

        于是,蒋芸只公布了自己是花国医药学部唯一一位委员、渠州军医大学校长以及骄阳实业集团最高董事的身份。

        她藏起了身上最大的荣誉,没有对外人提起。

        然而,仅仅是公布出来的这三重身份,就够太多人震惊好多年了。

        大学校长和科学院医药学部这两重身份距离普通人太过遥远了,可骄阳实业集团最高董事这层身份,大家都很熟悉啊!

        谁没听过骄阳实业集团的大名?

        哪个百货商店里没有一个货架专门销售骄阳实业集团旗下的产品?

        这三个身份,随便拿出一个来,赋予一个人,都足以那人写在墓志铭上了,然而这三个身份属于同一个人。

        那一个人当下刚三十出头。

        《百姓日报》主编带去的摄影师很会拍照,再加上蒋芸为了接受访谈,那天特意多打扮了一下,发型与衣着都相当得体。

        当《在人间》完成交稿,正式刊印在《百姓文艺报》上的那天,《百姓日报》也发出了这份润色精修过不下十轮的人物访谈,蒋芸的那张照片出现在了《百姓日报》的头版上。

        偌大的头版版面,全部用来介绍蒋芸,不仅详细地介绍了蒋芸的生平,还请了好多知名大家来评论蒋芸所著的那五本书,蒋芸当年为‘唱响元宵’所作的几首歌也被翻了出来,歌词也被划入蒋芸的作品集里。

        《百姓日报》在文章中盛赞蒋芸为新时代女性的杰出代表人物。

        要知道每一位获得《百姓日报》这个称呼的女性,基本上都是来年的年度三八红旗手,这等于是奖项预报。

        过了这么多年,首都大剧院好不容易熬到大家都快忘记曾经的黑幕事件,结果又被《百姓日报》给翻出了黑历史,连带着挨了一通批评。

        首都大剧院当年在职的领导已经引咎辞职,现任领导出来又是道歉又是保证,这才平安渡过了这次旧账危机。

        至于当年怂恿促成黑幕的那位老师,据说当年黑幕事发之后,有人自发地去堵到那位老师家门口,丢石头、丢臭鸡蛋、丢烂菜叶子……那位老师与家人实在受不了那么大的舆论压力了,捱过那阵风头后,就搬走了,不知道去了哪里。

        ——————————

        直到《百姓日报》刊登了关于蒋芸的个人专访,渠州军医大学的学生才知道自家校长是多么的年轻有为。

        其它学校的大学生过得怎样,渠州军医大学的大学生不清楚,他们只知道自己这四年过得有多么充实。

        他们接受高等教育,文明了精神,野蛮了体魄,这四年当得上是‘激情燃烧’的四年。

        天南地北的人聚在一起,一块儿谈天说地,畅想未来,不再需要像当初那样畏手畏脚。

        谈及专业时,他们都是勤奋刻苦的求学者。

        谈及社会时,他们都是共产主义的接班人。

        每个人都相信,他们会有美好的未来。

        从他们踏入渠州军医大学的那天开始,他们的未来就注定不会平庸。

        然而,天下无不散的筵席。

        四年同窗,终有一别。

        渠州军医大学已经为这些学生铺好了路,百分之二十的学生表露出了深造的意愿,可以继续享受国家的补贴以及学校发放的补助,继续在专业的领域中上下求索。

        余下的百分之八十的学生将按照国家分配的制度,在充分尊重个人意愿的情况下,奔赴祖国各地,化身为白衣天使,去用自己的四年所学,去践行自己在大医林中发下的誓言,去完成神圣医学赋予自己的使命。

        大医林是渠州军医大学新校区内一处十分有名的景观,其内铸造了古往今来历史中的所有名义,不仅有孙思邈、扁鹊、华佗、张仲景、李时珍等,国外的名医也赫然在列,比如曾在白求恩老先生等等……有人建议过蒋芸,只留下本土大医即可,为那些国外的名医留下雕塑,怕是会落人话柄。

        蒋芸的回复只有四个字——“格局打开”。

        所谓的大医,不仅仅是要铭记他们对医药学做出的贡献,还要铭记他们救死扶伤的精神,不应当被时间、被中族所限制。

        大医林中所有的雕塑,都是蒋芸亲手设计的,只不过雕塑工作是交给了浙南大学美术系去完成。

        蒋芸倒是有心自己雕着玩玩,可惜如今的她得爱惜自己的羽毛了,雕几个小摆件,不会有人说闲话,可她要是雕了那么多的雕塑出来,怕是就会有人觉得是她不务正业,这个校长当得极不称职。

        渠州军医大学里面的著名景点有二,其一是大医林,另外一个叫做勿忘山。

        勿忘山间,放着的依旧是雕塑。

        在雕塑中永恒的画面,是因为各中各样的疾病而死难的人群。

        有历史上夺走无数人生命的鼠疫,有历经百年才找出治疗办法的天花,还有战争中被枪林弹雨打碎的肉体凡胎……

        勿忘山,勿忘我,勿忘人间悲苦多。

        勿忘山上的雕塑会一直增加,会将那些被病魔与死难折磨者的病患案例永恒地记录下来,时时刻刻鞭策与惊醒后人,求医路上,不能停!

        勿忘山与大医林都是渠州军医大学内有名的景点,只可惜不论是老师还是学生,都愿意去大医林中景仰先贤,很少有人愿意去勿忘山中走一走。

        原因无他,太沉重了。

        在勿忘山间的小路上走走,需要一颗无比强大、坚毅、璀璨的内心,才能锻炼出直面伤痛、死亡的定力,才能临危不乱。

        因而,在渠州军医大学内,有很多实践课程就是在勿忘山中走的。

        连雕像都害怕的人,怎么能信他将来有胆量在枪林弹雨中救人?怎么能信他有胆量对着血污开刀施救?

        一名军医,除去谨慎的心外,还应当有无惧血肉模糊的胆,不畏枪林弹雨的魂。

        大领导来浙南省走访时,都特意来过渠州,看了看骄阳实业集团那欣欣向荣的发展氛围,也去渠州军医大学的校园内走了走。

        途径勿忘山时,大领导都沉默了许久。

        “勿忘山,勿忘我,勿忘人间悲苦多。”

        大领导低声念了好几遍刻在石柱上的这句话,眼眶发红,或许是想到了曾经并肩作战的战友,有人卒于两万五千里的路途中,有人埋骨雪山,有人长眠草地,有人葬身在了密密麻麻的枪林弹雨中。

        勿忘国耻。


  https://www.xxyanqing.net/book/83158997/56281130.html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www.xxyanqing.net 言情小说网手机版阅读网址:m2.xxyanqing.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