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网 > 探华夏之太古见 > 第九章 参加劳动(中)

第九章 参加劳动(中)


思绪停不下来,不断衍伸着。

        很明显看得出当下这里重劳力和武力已经普遍由男性在承担,而母系氏族以女性针织和采摘为社会主导的体系已经显得较弱了,比如看起来那个少年领袖应该已经具备了极高的地位,这说明两个时期的交错正在发生。

        母系和父系交接的边界已经很模糊,氏族社会的转化应该就快到来,不过话说回来新石器时代其实可以更宽泛的理解为从5000年前至2000年前。

        也就是说到了战国时期,还算是新石器时代的尾巴,很多制作出来的石器还在社会和军事各个角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所以说新石器时代并不单纯的是一个时间概念,那么我想要努力的断定所处的具体年代,就不可能得逞了。

        不自觉拿出烟点燃。“莫状予皆”,这是在离开大屋时少年领袖指着烟和手机对我说的话,差不多能知道“状予”就是展示或者给谁看的意思,大概明白是不要让这里的其他人看到这些东西。

        在胖子的演示下众人大惊失色还历历在目,当然能理解作为领袖他们自然不希望在民众中我们给这处村寨惹出什么乱象来。所以我躲靠屋子最里面的角落抽着烟,不时用手挥散吐出的烟雾,免得被人发现以为我在屋里点火。

        看起来,聪明的少年头领迅速的做出了自己的判断,我们不是神,而是拿着某种神秘物件才可以控光控火的人,也就只是个控物者而已,没有了这些物件,我们和他们没什么区别,虽然这种物件有点超出他们的理解范畴。

        慢慢的吸着烟,我的注意力又回到了刚才和他们的交流中。

        看起来这个时期的语言还非常敖牙难懂,不论是语音还是字义都很不一样,而且他们几乎还没有像我们这样完整的语句,基本都是断断续续几个字几个字的构成,用来进行基础沟通。

        但让我意外并且惊喜的是,这个时期的语言应该就快进入高速发展期了,当你不再局限在只听声音而去设法对应到字上去时,很多我已经能够听懂的字开始出现,这倒是便于我能够在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回到自己的时代前,在这里可以和人沟通并生活的。

        掐灭烟头,小心的翻开铺在地上厚厚的稻草,想要在地面挖个小坑把烟头埋掉,但发现土面被压的很紧实,于是干脆把烟头揣进了兜里,一方面至少还有个烟屁,没烟了以后还能嘬两口,站起身来想到屋外去看看胖子溜达到哪去了。

        打了个对脸,也是巧了刚迈出门就看到少年回来,我举了举手示意。看到胖子不在少年比划着询问我,我摸着脖子左看右看没找到胖子的身影,对着少年耸了耸肩。

        少年没办法,拍了拍我的背示意一块儿走。

        “汝谓?(你叫什么?)”趁着有空我想多练习练习语言,问向少年。

        “英。”少年说起自己名字时很是骄傲,微笑中完全是下意识的抬了抬头。

        就一个字儿?看到我询问的目光,少年停下了脚步,“昊诞,谓英。(我在昊出生,名字叫英。)”别看他们这些人年纪小,但真聪明!

        “你是,昊英?”惊愕的我说出了现代文!

        少年微笑的看着我,“你是”可能他不懂,但“昊英”他懂。

        我滴妈啊!!!

        看着并肩走的这个少年,竟然是曾经在初中课本里背诵过的“有圣人作,构木为巢,以避群害,而民悦之,使王天下,号之曰有巢氏”的巢氏!

        但是不对啊,汉族传说中的昊英氏是最早的上古帝王之一啊,商鞅的《商君书》把尧舜以前分为三个时代,分别是“昊英之世”、“神农之世”、“黄帝之世”啊,那今天在大屋里他们都那么尊敬的女性和那一对看起来是兄妹的少男少女又是谁啊?看起来那三个人才是这里的主宰啊!

        一把拉住昊英,指着身后的大屋方向急切的问,“其者,其谓?!(他们是谁?!)”

        明白过来昊英摆了摆手,“魁等非其,王者。(他们不是用其来指代的,他们是王族。)”

        原来“他们”的说法是“魁等”,紧接着问:“王者谓?(三个王族叫什么?)”我又搞错了,这不是指向多个人的表达。

        “王母者。(王是那个母亲。)”昊英作着单项回复。

        原来那名女性果然是女王!母系氏族社会还在继续得到了肯定,而她膝下那两个少男少女则是她的孩子,但不知道当时屋里其他几个少年是不是也是她的孩子,想着最小那个“啰啰”叫着年幼的样子,我心里嘀咕这么年轻真能生啊。

        停下自己的胡思乱想接着问,“王母者谓?(女王叫什么?)”

        昊英大概能理解我需要知道首领叫什么,毕竟今后我和胖子也要在这里生活了,那么总得知道自己的领袖是谁吧?于是转身对着大屋的方向恭恭敬敬的说了声,“胥!”

        又是一个字?这古人怎么起名字也不怕重名?一个字儿哪够?

        看我又露出询问的目光,昊英笑了起来,又解释,“渚,华胥,谓胥。(在华胥生活,叫胥。)”

        原来这个时候的人起名字都很简单,在哪住就在地名后加一个字。

        但也很讲究,语言发展到这个时代,早就经过了原始人类那种呼呼嚎嚎的阶段,而为了让语言包括名字和原始的呼嚎有本质的区别,语音的表达完全是创造出一种声音用“说”出来的,有着唇齿喉舌的配合,像谁都能发出来的“呵呵哈哈呜呜”这种轻音是不会拿来做语言的,这就是上古人的智慧啊!

        凭不多的知识我知道现代有很多对上古语言和上古发音的研究是来自古本的《诗经》。很多研究说上古时期的语言没有声调,没有组合,没有轻唇音,但从跟他们的交流我发现这些说法不对!

        毕竟是人啊!而且毕竟语言有自有的表达需要,面对的各类事情多,只有一个音调的语言绝对不够满足交流的需要!从文化的发展我们就不可能像欧美那种一个音调到底的直线性粗浅的思维方式。

        而没有组合也不是很准确,虽然现在他们说话一字多意很可能,也比较简短,但也不是没有组合啊,没组合那何来逻辑?没逻辑又怎么可能交流?那不成“咦咦哦哦”没实际意义的乱叫了?那是猿猴啊!

        诚挚

        感谢收藏

        感念评价

        感恩投票

        感激分享

        【作者题外话】:感谢您的阅读,您的支持是对我最大的鼓励!


  https://www.xxyanqing.net/book/74770643/58022777.html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www.xxyanqing.net 言情小说网手机版阅读网址:m2.xxyanqing.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