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网 > 探华夏之太古见 > 第五十章 大运河

第五十章 大运河


正是气势磅礴,我泱泱华夏文明千古!独尊冠绝于天下,再无可出其右之可比拟。任君徜徉!

        如果没看过的话,这种围着火堆跳啊唱的祭祀其实挺有意思的,毕竟是热热闹闹的。

        但如果看多了就只觉着闹的慌,特别是单调的节奏以打击物件为主音,即便当下有了“琴”“瑟”“笙”“埙”但那节奏慢的也让人打呵欠。

        毕竟是为族民祈祷来年幸福平安的“行大傩”,和华胥夫人以及北王粟陆一同坐在宫门口的毡垫上,看着众多巫师围着女娲各种叫嚷,以王后为中心向北邦赐福。

        出门在外,这漫漫长路中不知经过了多少大小部落,赐福于民的大小祭祀见的多了去了。

        仪式虽然略有出入,但基本上大同小异。

        以不同的行巫者表现为各不相同的形式,其实就是不同的人对同样的行为方式以个人的风格进行展示。

        虽然在我们现代人看起来动作简单又怪异,不过如果耐心的品,还是蛮有一番独特的艺术感。

        比如流传到今天的东北跳大神,有见过的朋友没?

        连唱带跳特别有地方风情,就连郭德纲老师在相声里还专门学过,有点二人转的味道。

        这就是民间艺术在历史长河中的传承。

        说到这就想念叨几句咱如今京剧为啥落寞成这样了,其实不光是京剧,所有地方曲艺都是这样。

        纯粹就是当今的所谓那么一部分戏曲人自己作的!

        从起根儿上的教学就走偏了,而且死不回头。

        为什么这么说呢?也不知道这帮家伙自己是怎么想的,但凡一提到唱法唱腔这一帮帮跟打了鸡血似的。

        就跟您提这个马派那个梅派这个谭派那个周派,哎,只要你开口不符合这哪哪派的你就是不对,进而等同于你不会!

        这是什么荒天鬼怪大破逻辑?!

        当初为什么戏曲在民间如此蓬勃?是因为当时没电视娱乐方式少吗?真的少吗?你穿越回去天桥走走看看!

        去各个地方看看就连菜市场都有拉洋片儿变戏法砸把式,人为什么还要掏更多的钱进戏园子看那一演就好几小时的大戏呢?

        就说不管是谭鑫培、王桂芬、孙菊仙、余叔岩、马连良、周信芳、杨小楼、叶盛兰等等还有十好几位诸多大家在当时是百花争艳芬芳无比,人家都是各唱各的,没见谁相互学谁啊?

        都是自己根据自己的特点和风格唱自己喜欢的调,同样一出戏各有滋味,这才是花团锦簇!

        人家估计死了都想不到这帮“聪明”的继承人们竟然给自己立了派了!

        你跟了哪个老师就从拜师当天倒了霉了,更别说专业院校的那更是搁“模子”里了。

        好家活,从老师开始就让你天天听这个派那个派的原腔原调,一旦你跟了哪个派这辈子就这样了,不准改啊!

        不能变!老先生出什么声你就得出什么声,谁学的越像谁越是学的好,才是学会了!

        啊?????!!!!!

        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不是守着一成不变就叫你会好吗?

        梅兰芳先生就是继承和发展的“大家”!脱颖而出独一无二!怎么没人批判他呢?

        明明戏曲就是来自民间它要反馈回人民,要的就是个舒坦,艺术不是孤芳自赏,艺术也不是让自己难受,更不是让它为难老百姓!

        是,你要传承要了解老先生怎么唱怎么拿韵没错,没问题。

        但怎么着明明可以继承了再发展,每个人按自己的条件设立自己独特的人设,不这么做,却非要去一个个当某某人第二第三第四第无穷呢?

        “大家”永远只有他一个,学“大家”再像也不会成为真正的“大家”!

        真要有人给“模仿秀”封一艺术家,那就是这一帮明明可以百花齐放的从业者们,自嗨!

        生生把戏曲这条路给走窄了的就是他们!

        郭老师曾说过,好多老活儿那帮说相声的都说,哎呀,老段子过时了,没人听了。

        哪就没人听了?我们这儿说的都是老段子,你拿着六十年代的老段子在现在说它过时了,但你放那个时代它就是时尚的,你脱离了理解那是你落伍了,说到根儿上就是,你不会!

        所以您各位都听过德云社众多弟子唱曲唱戏唱小曲小调吧?

        除了郭老师声音嘹亮,小岳岳岳云鹏,小白张鹤伦,秦霄贤,张云雷,陶阳等等,是不是九腔十八调各有特色,但不碍着您喜欢听啊,是不是?

        为什么人郭老师能经营出全国唯一一个盈利的民间京剧社“麒麟剧社”?

        为什么“德云鼓曲社”能场场卖出好些票去?那都是正经唱戏唱曲没相声啊,为什么一大帮年轻人能坐得住?听多了自己也能唱上几首?

        有人说那京剧之类的戏曲可跟小曲小调不一样。

        是!小曲小调有韵味儿就好,戏曲是需要有腔有调有味道,而且兜着丹田气,像京剧还讲究字正腔圆,说十分钟念白比唱一小时都累!

        来个大花脸出音儿都是瓮声瓮气的,这都没问题,这是传承,就该这么发音,但这不是统一个模子大搞模仿秀的借口。

        你可以先学别人的唱法腔调来入门,会了后完全可以发展出自己的风格。

        您列位没唱过戏但一定都唱过歌,唱歌好的大有人在,而且一定都有这样的经验。

        那就是最早听着喜欢的偶像学唱歌时,一定都经历过数年的模仿唱,甚至很多人可以唱的非常像。

        但随着时间推移,就会开始用自己的方式唱了。

        这才是人的本性,艺术的传承!

        不是扔模具里千人一面,那是小圈子抱团取暖,是自嗨,也是自废!

        美其名曰专业,什么叫专业?专业模仿秀?

        来三百个都唱周信芳,一模一样,这就是专业了?

        就问你这三百人票卖给谁去?我要爱听周信芳我找视频翻音频去了,我听你干嘛?

        你要指着学周信芳学的最像就想我买票看你去那也是你想瞎了心了。

        早年间老先生在台上唱戏还能跟台下互动逗闷子的,今天想好好唱还是对付着玩全凭心情,人家观众花钱买票即便没听到想听的依旧心甘情愿,这是为什么?

        天天呼吁要传承要发展,这家伙好,只有传承没发展了,而传承来传承去还传承走了味儿,只剩“抄袭”了!

        不要真把自己往艺术家那个阁楼上“封”,“封”上了也就关了门儿了。

        还是那句话,您越像只能说明您模仿秀玩的好。

        怎么这么简单的道理这些从业者就是不明白呢?

        是爱上了“国粹”这俩字儿,觉得我干的这玩意儿高贵无比吗?

        用模仿秀来堵住老百姓大众参与,就这一帮小众群体好关起门儿来让自己“艺术家”?

        然后又卖不出票去,赚不着钱,又反过来埋怨传统艺术没落了,老百姓都不看戏了,你死不死啊!

        真的,提起这个我就生气。

        我不知道看我书的有没有学戏的,您就说我说的对不对吧,您学着累不累?

        不是戏腔不好听,那些戏腔的歌曲多好听啊!

        哪个年轻人不喜欢不羡慕不想也能来上两句?中国风啊!美啊!

        流行歌曲这么百花齐放,您见谁学谁了?

        这也发展好几十年了,哪个成派别了?

        是有模仿的,有模仿邓丽君的,王菲的、刘德华的,张学友的多了去了,但就问你模仿者哪个成艺人了?

        哪个出名了?最顶级的也就在夜店里演出吧?偶尔能参加个企业年会就算丰收了。

        对吧!您看这道理多简单,有原唱谁听你啊?人不会直接去听原唱啊?

        你要想出道就好好做你自己,拿出你的风格让大家接受,你,就是“大家”!

        戏曲就是民间泥地里长出来的,是几百年上不了台面儿的众多“下九流”发展出来的啊!

        于民中生于民间长它始终还是要回到老百姓中去的,这才是初衷,也才是正道。

        莫不说京剧都如此艰难,更不要说那些万紫千红的地方戏曲了,得多艰困呐!

        眼睁睁的多少曲目正在或是已经失传了啊。

        戏曲真那么难学吗?不难啊!没事儿心情好了也能二指一伸来上一句“我本在城门观山景”,有滋有味舒心舒情,旁边听的人也自在,“赫,没想到你年纪轻轻还会唱京剧啊?”。

        相互间还能讨论讨论“哎,您这个字儿这样唱有点意思啊。您这个裉节儿停的好。”

        多愉快啊!为什么变难学了呢?是因为我只想唱自己,你却想让我出周杰伦的音儿!

        而我模仿不像,你就马上指出唱的不对,到底是谁不对?

        但凡不模仿,就指着你说“你不专业”,戴上帽子“业余票友”,惹不起躲得起,老百姓干脆就不参与了,你们自己逗自己玩儿去吧。

        郭老师有句话说的好,“我爱相声,我怕它完了!”这句话,惊天动地啊!

        恨之深责之切,我也爱传统戏曲,我怕这华夏民间瑰宝它完了啊!!!

        面前的烈火在不断泼入“鬯”下熊熊燃烧,周边舞动的巫者节奏也在不断加快,这天下大同的歌舞在不同地域巫者的演绎中各有风格!

        我深深被眼前的人群震撼,也许这就是后世万种艺术的起源吧!

        这“大傩”行到了高潮,一众巫者口中念念有词,这念白极其有节奏和特色。

        依照十二月甲历,十二名巫者头戴各种彩绘的面罩,后来唱戏的直接往脸上画角色是不是就这么来的?

        扮做十二个神兽,每个人口中各自念出自己代表的神明,分别为“甲作、巯胃、雄伯、腾简、揽诸、伯奇、强梁、祖明、委随、错断、穷奇、腾根!”

        而后将手中分别代表鬼魅的十一种鬼疫扔入烈火之中,这十一种鬼疫分别是“鬼虎、疫、魅、不祥、咎、梦、磔死、寄生、观、巨、蛊”!

        “行大傩”的古本典籍基本失传,有“大神”介绍十二兽中目前能找到明确出典的有四种:

        “雄伯”,传说中能吃“魅”的神;

        “伯奇”,即百劳鸟、鵙。他本来是人,其父轻信后母谗言将他杀死,变成伯奇鸟,父亲发现错杀后,便射死了后母。伯奇变成了鸟,但心明如镜,故能知恶梦、吃恶梦;

        “强梁”,又叫疆良,虎首人身,四蹄长肘,能衔蛇操蛇的神。

        强梁与祖明一起共同吃磔死、寄生两类鬼疫;

        “穷奇”,像牛,一身长着坚硬的刺猬毛,其声如狗,吃人。

        又说像虎,长长的尾巴,爪如钩,手如锯。它专吃正直忠良的人,却细心侍候奸邪恶劣的人,是一个奇得不能再奇的“穷奇”。

        穷奇与腾根一起,能吃流传最广的鬼疫“蛊”。

        如果还有“大神”知道可以补充。

        随着这最后的神兽吃鬼疫的仪式到来,整个“行大傩”也到了最。

        北城“夏邑”的百姓跟随着女娲不断的向天展开双臂,发出阵阵“呵”“呵”声。

        在细雪纷纷中最后数万民众一同发出一声整齐的巨响,“华羲,兴!”欢声笑语和巴掌声一同汇集,美好的新一年到来,从此刻迈入了。

        对了,祝大家2022虎年新春快乐!

        或许共工自己永远也想不明白,为什么多年来四处辛劳,深受万邦尊敬和推崇的自己在未来不会继承成为华羲族最高领袖,民族的重任最终会落在女娲的肩头。

        他也一定不会想通,为什么被伏羲如此器重,并拜为“上相”,作为第一顺位却终得了个后世恶名。

        就连到了现世,对他的评语竟然只是区区一句“共工是中国古代神话中的水神”,活生生成了“神”连“肉体”都不见了,被从人间抹去。

        但这时的他是不知道未来这些事情的。

        因此,还在为伏羲,为整个华羲族,劳心劳力。

        开始了一生中最后,也是对未来几千年整个中华民族和疆域最为卓越的贡献——大运河!

        自打从西邦得到召回,和大庭沟通时了解到西域水源不够充沛,于是精通水利的共工一直就把这件事儿挂在心头。

        毕竟关系到西邦十余万百姓的福祉,每一个华羲族人都是心头的肉,如何为西邦“西城”和“新城”引水是共工每天都在脑袋里构思的工程。

        但回来后没多久宛丘就遭遇了百年罕见的大洪水,这治水加上等候涝期退去,一耽误就是好几个月。

        如今总算是挺过了天灾,“引水”这个念想又回到了脑子里。

        咱们中国都知道陕西其实水源挺充沛的,陕西有河流583条,以秦岭为界,北属黄河水系,南属长江水系。

        黄河水系境内主要有渭河、泾河、洛河、无定河;长江水系境内主要有汉江、丹江、嘉陵江。

        但可能更多人不知道,作为华夏文明重中之重的十三王朝古都“西安”却是一个远水之城。

        很奇特吧?明明水系众多但却是缺水之地。

        自从有了人类,并且开始群居生活以来,都是依水而城的,但这西安却是个特例。

        我也不知道这个性子坚毅又奇特的大庭为啥把新城选在了这么个鸡不生蛋鸟不拉屎的地方,或许是她最初就是带着族人在这儿发家的,有故土情怀?

        西安缺水缺到什么地步?

        2017年12月,西安市规划局的网站新闻有这样一句话:实现大西安从“城墙时代”迈向“河流时代”。

        2017年啊,列位。

        西安的好朋友们也别介意,不是说西安的地理位置不好,更不是有恶意,您听我接着说书。

        打开卫星地图可以准确的看到,西安的中心“钟楼”离灞河最近处远达11公里,而离渭河最近处更是远到16公里。

        在现代您觉得这点距离不叫个事儿,可是在漫长的古代,尤其是远古,这距离无疑等于天文数字。

        因而西安自古城建在远离河流的地方。

        但您各位也别觉得大庭脑子有问题,老祖宗建都那是相当考究的。

        仔细观察整个西安和周围的地理环境,您就会发现西安真真正正建在了易守难攻并且风调雨顺的风水宝地。

        找了半天共工才在山海宫见到了正打坐冥想的伏羲,一同陪着打坐的还有小朱襄,这小伙计是为了躲花痴小荷曲。

        这就方便了,对着挂在墙上的“山海”共工介绍了西邦的缺水情况,尤其是远离河流的新城“大庭部”,数万黎民对水翘首以盼。

        一边提出自己引水的想法,一边也请伏羲给自己支支招,能够尽快实现这个旷世工程。

        其实共工心里有完整的想法,但你也得有技巧的引导让伏羲说出来,这才叫情商高的“臣子”嘛。

        伏羲是何等人也!短短几句话就已经知道这“引水”的大工程将对自己的统治有多重要。

        我不知道您列位有谁是学水利工程的,或者是考古学的。

        有中国社科院的老专家专门介绍过中国古代的几大运河对国家和民族有多重要,重要到如果没有这些运河的存在,中国就不可能在漫长的几千年中保持领土的完整性。

        大运河是对国家和民族有极高的政治价值的!

        那个大家都知道隋炀帝,末代皇帝,亡国之君,为人所不耻。

        但是这家伙可实实在在是个能人,政治上是明君。

        都说他是昏君是因为他站的太高高在上了,不知民间疾苦,只为尽快完成浩大的工程,结果把老百姓逼急了才亡的国。

        不管怎么说他好还是烂,但他却建设了“济渠”大运河。

        您去看中国的几大运河,它们把中国的版图紧紧相连,在大运河存在的区间内少有土地和民族分裂的情况发生。

        正是大运河确保了今天的中国,是这样的面积,以及我们民族的统一性。

        就说隋唐大运河吧,从首都洛阳,一道撇连通了北京,一道捺连通了杭州。

        社科院老专家介绍如果没有这一撇一捺两条大运河,后世北京和杭州都不可能成为国都。

        而大运河是干嘛用的?

        您可能脱口而出就是运输啊,传送物资啊。

        您说的那个是后来的“京杭大运河”,它的目的一是引水进京,二是运输粮食。

        而古代的大运河更重要的,是军事!

        这里大家要明白一个主次,主:大运河;次:城镇。

        为什么这么说呢?

        因为建设运河是王朝统治者的主要目的,是用来快速输送军事物资和军事力量的,是守备大片国土安全的。

        而靠着运河建设的各个粮仓里装的米,不是给老百姓吃的,都是军粮。

        建设了粮仓就要守卫,有守卫就有了人,有人就需要配套生活物资,这才逐渐形成了城镇。

        所以说,城镇,是大运河的附属产物。

        这建设大运河是非常难的,我们祖先的智慧是何等辉煌!

        共工能被后世奉为“水神”是多有本事啊!

        您仔细想想,在还处于新石器时代的高古时代,要建设一条如此漫长,翻山越岭的运河是多么艰难的事情?

        先不说工具了!首先您得要有地理知识吧?

        这就看出《山海》的重要性了,总不能胡挖啊,挖来挖去挖柬埔寨去了!

        西安不会感谢你,大庭恨死你,西哈努克亲王倒开心了,人家能举国加入华羲族。

        要有工程技术能力吧?遇山开山遇水驾水;要有足够的人口吧?难道让于谦父子俩人扛着锹就去了?

        还得要有详细的施工规划吧,要能够对不同地理环境,比如不同硬度的土壤和石头进行改造的规划能力。

        最后最重要的是,不论是建设过程中确保品质,更要保障整条运河可以长期正常使用的质量。

        这比修长城,搭金字塔简直难了几个级别,属于地狱级难度!

        这可是整个华羲族前所未有的大工程!

        而且挖运河也不可能剃头挑子一头热,好家伙就共工带着人一路挖过去啊?

        那不得等到猴年马月去才能挖通?

        共工从黄河开始挖,你大庭先连通自己和西城的渠道,然后再向共工的方向做汇合。

        于是大庭终于有机会再次见到伏羲,又一次来到了都城宛丘,参与运河施工的讨论会。

        得知大庭回宛丘了,胖子也总是趁每天开完会和大庭凑近乎。

        过去胖子追求过大庭啊,但人家没看上她,那时大庭心里只有粟陆啊。

        这个得不到的是真香,虽然已经有了家庭,但胖子还是在重新看到大庭依旧年轻的脸庞时,心中荡起涟漪。

        只要大庭不忙就厚着脸皮邀请人家去演武场看自己耀武扬威。

        这个大庭如今也是恭顺谦虚了许多,也毕竟是一方封王。

        虽然女儿身但同样可以掌兵英武的大庭倒也不排斥观看都城的军事操演,也不像过去那么总是冷冷的,每次都能微笑着和胖子说说笑笑。

        这世上就没有不透风的墙,平日里但凡没特别的事儿,胖子对上班总是能拖一会就偷一会懒,这段时间倒是天天积极,丰拉还挺为胖子高兴,觉得这才像个将军的样儿。

        但毕竟自己俩儿子天天都在胖子身边啊,这就让丰拉知道死胖子天天围着别的女人转,而且那个女人还是个封疆大吏。

        这就能看出丰拉这个做过两次人妻的女人多有经验了。

        咱不是贬低二婚啊,实是对丰拉为人佩服!

        这天胖子一整天没找着大庭,谁像你天天的那么闲,人家大庭到宛丘来是有重要任务的!

        尤其当建设运河的策划进入到后期重要阶段的时候,几乎没日没夜的都在和伏羲、共工以及一众龙官们探讨细节。

        没能和“旧相好”“勾搭”,好容易熬下班的胖子一步三回头的回到家。

        一屁股坐在台阶上看着两个儿子给自己脱鞋,转身进屋闻着肉味刚要夸自己老婆能干,抬眼就看到了坐在自家大屋内当间的大庭。

        我努力写,希望你们喜欢。

        【作者题外话】:感谢投票,我很珍惜。


  https://www.xxyanqing.net/book/74770643/58022699.html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www.xxyanqing.net 言情小说网手机版阅读网址:m2.xxyanqing.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