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网 > 探华夏之太古见 > 第七十三章 我来也!

第七十三章 我来也!


有战马冲力加持,凡昆连所至,必有北夷丧命!

        但毕竟人数太多,冲跑不过几个来回就被团团围住,胯下战马蹬着双眼抬足看着脚下万众夷兵嘶鸣不已!

        左扎右扎也扎不中几个人,手中的长戟太长又笨重,没有了战马冲力的辅助很难施展力量。

        随着几个石锤扭转着飞向自己,躲避飞砸中昆连猛一个低头,就被下面几十双手抓住了腿,瞬间失去平衡栽下马来。

        擒贼先擒王!主将被俘,你部人马还不束手就擒?何况还是你们的王!

        没有这话!

        上古时代哪有这番道理?

        北夷蛮兵哪里知道这年纪轻轻的小伙子竟然是西邦封王,但明白这必定是个领袖,抓下来就准备乱锤砸死!

        而西邦兵卫们一看大王被抓,眼看就要命丧黄泉,突如其来的猛力爆发,也不知哪来的神通贯脑!

        一个个跟疯了似的对着北夷就开始拼命,甚至用脑袋硬扛乱锤砸击,流着血也要把你脖子拽过来咬断喉咙!

        这番操作把蛮兵吓了一跳!手中的力度也上了一个档次,双方再次陷入鏖战,杀的神灵都只能闭眼而不敢看。

        终究还是狠狠挨了几锤,勉强用手护脑保了一命。

        倒在地上口中不自觉的涌出鲜血,迷离中仿佛一切吵嚷都安静了下来,四周的动作也感觉越来越慢,视线里模糊的人影错综复杂。

        完全是神经自我意识的盖了盖眼皮,一方阴影出现在光影上方,迅而急速中越来越大!

        即将失去意识的昆连根本不知道这是一名蛮兵正高举石锤,迎着阳光就向自己的头颅狠砸下来!

        说时迟那时快!

        就在西王昆连即将殒命电光火石间,一翎长箭呼啸而至瞬间贯通蛮兵头颅!

        而后马蹄踏飞声中一杆长矛直通身体,在骏马冲奔之下直接将蛮兵串在矛中当时毙命!

        这一击极其精准力度极大,被眼前一幕惊的呼喊起来的北夷兵勇就看马上的英雄奔过眼前,从死蛮身上抽出长矛扭身看回,胯下一紧嘶鸣中再度冲袭过来!

        正在疯狂围杀的北夷军这时才反应过来,腾出反击力量转身面向突如其来的华羲族军士。

        原本是单方面围击西邦兵士,却不得不同时对抗出现在背后的攻击,反而成了腹背受敌。

        这踏马飞舞救下昆连的英雄是何人?

        只看她长发飘逸,树皮重甲,左手持盾右手执矛,胯下马蹄速率极快,在身旁护卫骑兵的辅佐中左突右袭如入无人之境!

        前来助战者正是新城之王——大庭!

        原本因为新城人口不足大庭一直在拜托大王伏羲能够再给自己些人口,好便于发展。

        有记得的朋友应该还有印象,大庭也曾经对我以礼相待,期望我能在伏羲面前说说好话。

        不过因为陪同王族母系巡游天下,这个忙还来不及替大庭表述,正因为新城人口不足此次与北夷的战争伏羲并没有征召大庭部,因何大庭却出现了呢?

        当初西王昆连得到伏羲指令后即携西邦兵士出征北邦,而大庭为了迎合从宛丘开挖的大运河正从新城向东挖,为了更及时的给民工队伍供给食物大庭早就与昆连协调好了由西城直接向工地配送。

        结果有两天没有收到补充物资,派龙官去西城询问才得知北邦出了大事,而昆连已经带军北伐。

        重新跟西庭龙官留守坐镇的中官“姬享”对接了物质配送事宜,而后得知通报的大庭没有多想,急召新城八千重甲即刻北进,助王庭之威。

        这就是大庭怎么会突然出现在战场的由来,而因为自西向北有独立通路,上次北邦重甲解围西城之围也是走的此路。

        因此没有柏皇调度的打扰,大庭一路行动迅速。

        刚抵近夏邑就发现战况激烈,一眼就看见展示西邦身份的黄褐旗帜,当即下令进攻,冲入敌阵就遇上昆连被扯落马下,危在旦夕之时。

        新城人口不足,发展到今天也才5、6万人,但大庭可是大神,就是在这样困难的环境下也不断生息。

        当初华羲族扫荡西部可谓是大展神威,也进行的相当彻底,这就让大庭招讨西狄各部归顺的进度降低了不少。

        因为十六酋事件,西部许多部落畏惧华羲族天威而选择迁徙,有的向上去往西域,而有的向南进入秦岭,也有不少转向高原雪域。

        西狄十六酋是当时西部的大部落,但西部绝不仅仅只有十六酋,还有非常多的中小部落在西部广阔的环境中繁衍生息。

        也是得益于这大大小小的存在,大庭总算是补充了不少人口,同时还将新城控制的区域扩大到非常广阔的规模。

        不过小有遗憾的是如同今天的俄罗斯一样,面积大但人烟稀少,空有地域而已。

        但这只是针对这上古时代,今天这大片的西部疆域正是我们国家的福利。

        包围圈外侧的北夷全体回身对着新城援兵奋力砸杀,却发现对方战力极强,他们哪里知道自己面对的这八千重甲几乎全是由大庭收服的西狄之人!

        一个个眼似铜铃,膀大腰圆,手中是各式各样的石镐、石斧、石凿、石镰,都不知道你们是来打仗还是种地的?!

        这边手抓住你砸我的胳膊,那边就用武器往死里整你!

        虽然大庭部出现的极其突然,而且产生了奇效,但毕竟北夷有十几万人!

        稍微一乱后在各队头目的指挥下迅速分为两大纵队,其中一列继续对西邦兵士进行围击,而另一队则全部转过身开始向大庭部进行合围。

        这要是被围上了可就一切都结束了,八千士兵如何面对几万人的进攻?

        一眼就发现了对方策略,大庭立即命令骑兵队伍整合起来发起冲击。

        为了管理和继续找寻没有被发现的西狄部落,在广阔的疆域中大庭非常重视骑兵。

        所以您看,跟来自水域的东城和南邦都以步兵为主不同,新城很注重骑兵。

        但毕竟马匹不是那么好获得的,而且繁衍需要时间,更多的是野马驯服,而要驯服只能一匹一匹驯化,所以当前大庭的骑兵不过两三百人。

        但熟悉冷兵器时代的人都知道,这骑兵跟步兵可是有代差的。

        为什么赵子龙能七进七出长坂坡?真的是他武艺超群吗?那是一个方面,但更多的是因为胯下战马的功劳。

        我骑在马上能劈能砍,你在地上跑没我快,想拦我门儿也没有啊,不怕死你就来撞撞看?

        因此当大庭指挥着两三百骑兵同时进击,铜墙铁壁的北夷纵队硬是被撕破口子,断成两段。

        但北夷大军也不是吃素的,一来二去下迅速调整了应对,马队冲袭过来迅速让开,等你刚过去我马上重新合龙继续向你发起攻击。

        经过几番对峙大庭纵马来到还昏倒在地上的昆连旁,护卫的骑兵队围着二人高速绕圈逼退夷兵,等候大庭将昆连拖到马上后,迅即发出指令,全军撤退。

        一边撤退一边新城狄兵还不忘扭脸对追击的北夷做出各种凶狠表情示以恫吓,而且人家不光只是做做样子,你只要敢真追过来我就敢真对你下死手!

        又传来阵阵牛角号声,追击的夷兵见新城军队退去的速度极快也不再跟随,转身奔回又全部投身回对西邦大军的杀戮之中。

        好在经过这番折腾,西邦兵士们眼见大王得救,也不恋战。

        趁着对方合围基础不牢就在各队指挥下展开突围,虽然损失惨重但总算是逃走不少,四散消失在了城外的树林中。

        北城夏邑王宫中南王赫胥终于醒了,睡了饱饱一觉后感觉恢复了精神,伸着懒腰坐起来这才看见围着一圈人。

        而北王粟陆挥手让正给自己递上药汤的巫医退下,坐在矮塌上看着自己。

        “喔。”赫胥挪坐过来一把拉住粟陆的手,“王陆存也。(北王你还活着啊!)”

        这赫胥,真是不会说话,醒过来第一句就是咒人家不死。

        但其实他只不过是欣喜于又见到老朋友,突如其来的参战到一天一夜的高压紧张,一直都没有看到从夏邑中有北邦兵士出城助战,甚至一度怀疑粟陆已经嗝屁了。

        如今一见之下欣喜不已,这就拉上了粟陆的手。

        一边笑着对赫胥说,“汝觉也。(你醒啦。)”一边因为拉扯表情不自主的扭了扭。

        “克乎?(你受伤了?)”赫胥关切的看着粟陆,赶紧松开手臂。

        “弗堪,汝克共矣。(没什么大碍,你不也受伤了嘛。)”

        彼此相视一笑。

        “夷实重,弗可单力!(北夷实在太多了,而且确实很能打,不能独自面对。)”赫胥重重的叹了一口气,满满的心有不甘。

        在城头看过赫胥部战斗全程的粟陆安抚的说,“却。然复部边?(是啊,不能跟他们硬拼。咱们其他各部呢?)”华羲族大军如今在哪,这才是最关心的。

        “弗详,王羲昭即往,汝无息乎?(不清楚。当初接到伏羲命令我就立刻赶来了,怎么你没有消息吗?)”

        粟陆的眼中映出些许失落,低头不语,看着他的样子赫胥一时不知说什么好。

        是啊,大敌当前,我最远从南邦都赶到了,怎么其他援兵还没出现?

        “王陆弗忧。王胥至,繁部将及。(大王粟陆您不必担忧,您看南王赫胥都已经到了,说明华羲大军就快到了。)”王后轻声安抚着丈夫。

        “实也。王连至共,不日乎。(对对对。而且西王昆连部也到了,大军来肯定就是这两天的事儿。)”北城“中官”鼻乞也附和着,为了让大王舒心些还哈哈笑了两声。

        “王连至乎?(西王昆连来了?)”赫胥瞪着眼睛看向鼻乞,然后又左顾右盼,“边斗?(他在哪?)”突然站了起来,“克乎?殁乎?(受伤了?还是死了?)”

        这个赫胥,直性子一个真是不盼人点好,不是问粟陆“你还活着啊”就是说昆连“是不是死了”。

        “弗,弗弗!(没有!)”鼻乞赶忙回复,“王连战夷,复退矣。(西王昆连跟北夷进行了大战,现在已经退兵了。)”

        “退矣?(退兵了?)”赫胥没明白,这是把北夷打跑了?那怎么不进城来?

        得知昆连跟自己一样寡不敌众,不得不撤退后赫胥翻起了白眼。

        郁闷的重新坐下,“连子矣,轻退!(这个昆连真是个小p孩儿,怎么能撤退呢?)”他忘了自己还不是势单力薄打不过,却径直的责怪起昆连没骨气。

        还不知道昆连差点丢了性命,自己的印象中小昆连还是那个刚接班的小孩子。

        “尝探乎?(有探子回报吗?)”赫胥又问鼻乞。

        当终于明白在北夷雄兵重重,无可出探后,赫胥也终于低下高昂的头,不住叹息连连,将低垂的头摇来摇去。

        “南戊几何?(我的南邦兵勇们现在什么情况?)”

        两位封王一同站上城头,遥遥望向遍布兵尸的城外,心中生出的是同一种感伤。

        就在这区区数日前,华羲族还是怎样的象征和存在?

        曾几何时华羲族人能想像到会发生这样的变故?

        而如今,满目疮痍近在眼前。

        看着自己的大王重新出现,无论是北邦兵士还是南邦兵勇,都在各自的方向抬眼看着领袖。

        其实在他们心中的疑惑更深、更重。

        百姓们从来都是单纯的,在他们心中只有内心中华羲族人的骄傲。

        他们从目空一切到被沉重打击,他们悲痛、他们愤怒、他们沮丧,他们心中复仇的怒火滔天!

        但当回想起战斗时又是那么彷徨。

        那种只存在在脑中,夷狄望风而逃的情景跟现实大相径庭,接下来何去何从该如何是好?

        他们非常需要领袖给自己勇气和信心。

        但此时,无论是粟陆还是赫胥都无法给他们满意的回复。

        在这样的条件下,也许他们自己也无法说服自己,我们还是强大的。

        没有吃的,战力不足,大敌当前,这每一个问题都是难承其重的重压,何况合在一起是那样的无解。

        夏邑周围空荡荡的,又恢复了平静。

        这是孩汗故技重施,故意隐藏大军以等候下一个“倒霉蛋”。

        但对于骄傲的粟陆和赫胥来说,或许这是一个机会,作为上古大神他们可不是束以待毙之流。

        既然西王昆连部来了,断然不会就此离去,即便遭遇了惨重的打击,但一定在什么地方重整武装,伺机而动。

        那么,一定要和他们取得联系!

        于是,问题来了。

        孩汗等待的下一个倒霉蛋是谁?

        是我!!码的,是我!!!

        自顾自把自己当成“后发奇兵”的我,满心里想的都是等你们先头大军大杀四方后,我再率部如天兵天将一般给予敌人致命一击。

        在柏皇带领成纪大军开拔后擅自带兵出征的我并没有获得在“鹿”进行集结的命令,也因此“幸运”的错过了伏击各王部的北夷部军。

        就这样莫名其妙的从“后发奇兵”沦为“先头部队”,区区一万八千步兵就这样出现在了夏邑前方。

        我的出现引发了懵逼的蝴蝶效应。

        首先是我自己很懵逼,想像中是各封王亲率各部大军正对原始人类展开各种追击的名场面,被驱逐的北夷各种落荒而逃,然后遇上了神兵天降的我。

        但眼前是如此的开阔,只有一座孤城立在当中,四野是遍布尸体的震撼。

        那边城头上的粟陆和赫胥也很懵逼,原本正在悲愤兵士们在这失去生命,还在构思如何派出传令兵去跟昆连部取得联系,却遥遥的看到了从林野中出现的我。

        就这点儿人马?这是哪里的军队?

        任凭哪个华羲部军也不至于才这点人吧?难道是北夷的藏兵?

        那也不对啊!

        首先北夷大军都隐藏着等候援兵,怎么会走出来呢?

        而且北夷人都穿的是蓑草,这遥遥看起来的兵士穿的就是我华羲族军服啊!

        而且最让人疑惑的是那一烈烈高高举起的大旗,明明白白是黑色龙纹大旗!

        这绝壁是宛丘军队,难道伏羲来了?

        不对啊,伏羲不怕死的啊?

        都告诉他了北夷廿、卅万众,带这点人就敢出现?

        得到探子回报的孩汗也很懵逼,站在林子里遥遥看向我这边,心想没有哪个探子提过有这么一队人马啊?

        这是哪里来的援兵就这么点人啊?塞牙缝都不够。

        但孩汗心深,并没有贸然让大军出动,虽然这列部军看起来人少,但万一这是敌人吃了亏长了记性,故意派出小股军队来引诱自己,等自己的大军出现后再合围自己呢?

        当即下令,派出暗探迂回到我后方查看是否有伏兵;同时,命令大军做好突袭准备。

        在距我几千米另一侧林子中撤出战场的西邦军队和新城军部心里也很奇怪,他们能认出这是代表王庭的黑色龙旗,但却不理解怎么宛丘来的部队人这么少?

        而且很明显,一点防范之心都没有,明明到处都是战争的痕迹,就这么点人还不管不顾堂皇皇的出现在旷野中,这是想干嘛?

        正在照顾已经从昏迷中醒过来的西王昆连,同时派出卫队去联系跑散了的西邦兵士们,藏身在密林中的大庭在得到线报后几下就爬到了枝头,遥遥的看向我这边。

        距离很远,她也带着同样的疑惑,但毕竟大庭可不是一般人,一眼就看出这些黑龙旗略有不同而且自己是见过的!

        再仔细观察后,确定,这是王族母系巡游的卫队!

        不好!

        她猜测这是在巡游过程中接到王庭命令后,由“降龙氏”混沌带队改道前来的护卫人马。

        但明显这各部大军分头行动没有得到整合,如今突然出现的区区人马必定不清楚敌人的强大和人数众多,只要再继续前进必然将遭遇灭顶之灾!

        “汲西戊复乎?(找到西邦军部了吗?)”眼睛盯在我这边却是问向身旁。

        大庭焦急的希望尽快整合西邦残部,然后与自己的新城部进行结合,好可以在战斗发生之时再以突袭救出混沌。

        蹲在另一个树杈上的卫兵听见大庭询问后大声的向下发问,回复还没有完全整合西邦军队。

        听到这个讯息大庭面无表情,冷冷的看着我已经带领部军向夏邑移动,只能从腮帮子肌肉的鼓动知道,她紧紧的咬住了牙关。

        地上的尸体横陈已经不用赘述,这样的情景是极度震撼人心的,而且让人感觉死亡距离自己非常近!

        跨过一个个扭曲的身体,一处处残破的肢体,每一名兵士都面色沉重,有的甚至眼含热泪。

        这里躺着永远睡去的人们,是自己同族的兄弟,他们再也不能回到家人身旁了。

        随着向夏邑开始移动,我越来越不敢看向地面!

        这样的场景从未出现在我的想像中,而这真真切切的景象正在不断打醒我,让我知道真实战争的残酷。

        在不安和焦虑中感觉喉咙干渴难耐,接过兵士递来用羊胃做的水袋就往嘴里灌水,呛咳几下擦水之余,觉得眼前的夏邑这么近却那么远。

        可以看到面向我们这边的城墙上许多人向我们挥着手,兵士们也在前行中挥手呼应。

        但随着后发才至的音波到来,才听见随着挥手人们向我们大声疾呼,急切的不停用手指向另一边同时对我们做出退回去的手势。

        看得出兵士们都很奇怪,不理解为什么夏邑的兵卫会阻拦我们进城,而且明明再过一会我们就要到城门了,怎么却不放下门排?

        虽然疑惑但并没有停下脚步,我依然带着部队继续向前。

        因为这四周的压抑已经让我有些抓狂了,只想赶快进到城里,好安下惊虑的心。

        横空一声牛角号响,斜刺里林中迅涌奔出的一众野人把我吓的差点从马上跳起来!

        这种突如其来万众逼袭的压迫感让我也体会到了!

        数倍于我带领卫队的北夷蛮兵狰狞着面孔挥舞着石锤越来越近!

        感谢你们看老祖宗的故事,从来没人书写过,被后人误传为神话的历史。

        【作者题外话】:备切中


  https://www.xxyanqing.net/book/74770643/57864199.html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www.xxyanqing.net 言情小说网手机版阅读网址:m2.xxyanqing.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