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网 > 巨星从主持人大赛开始 > 第两百八十六章 一个小号的逆袭(上)

第两百八十六章 一个小号的逆袭(上)


  “握草,朱铨的声音也太好听了吧!比起在《主持人大赛》的时候,台风更加稳定了,真棒!”
“主要是经过了《一起关注》新闻节目的洗礼,朱铨完全是在掌控力上,进步了许多。”
“朱铨的声音好友仙气啊!太好听了吧!我这都没有开空调,鸡皮疙瘩就起来了。”
“服了,真的是服了!”
“先说李白,现在又说杜甫?这些个文案这么牛逼的脱口而出吗?”
“古有曹植七步成诗,今有朱铨出口成章。”
“李白的讲解很棒啊!不知道这杜甫的讲解又怎么样?”
“如果没有李白,一两分钟时间就把李白对咱们华夏文化的贡献说的七七八八了,总结的相当之精妙。现在说杜甫‘一个小号的逆袭’,也不知道能说出什么花来了。”
“反正从这个一句话的介绍中,我就已经被吸引了。”
“啥叫‘一个小号的逆袭’?杜甫还是小号?!朱铨小哥怕是给弄错了吧?!”
“印象中杜甫很牛叉的啊,虽然做官的水平不咋样,但是这写诗的水准是极高的,怎么可能还是小号?!”
“坐等朱铨给出的解释。”
...
“一个小号的逆袭?”董琴来了兴趣,问道:“朱铨,你来说说看,为何用‘一个小号’的逆袭来形容杜甫呢?”
董琴是有名的才女,她哪里不知道杜甫的生平事迹呢?
但是,在《华国诗词大会》的舞台上,  董琴是主持人,她并不需要在嘉宾能够解答问题时抢在嘉宾的面前来展示自己的才华。
或者说,主持人就是舞台上的绿叶,起到衬托嘉宾的作用。
只有在嘉宾出现卡壳的时候,才会托着,展现自己的“作用”。
接过董琴递过来的话头,朱铨笑着点了点头,说道:
“那是公元735年,这是一个很平静的历史年头。
在大唐帝国的东都洛阳,一个24岁的小伙子唉声叹气,用河南话骂着娘—他刚刚查了高考成绩,四百分。
这个落第的学渣,或者说大唐帝国的判卷老师—“考功郎”眼中的学渣,叫做杜甫。
那时候的高考是很残酷的,没有调剂。你本科没录取之后想调剂到蓝翔?那是做梦,乖乖买火车票回河南老家补习吧。”
“哈哈哈!”
“桀桀桀!”
“嘿嘿嘿!”
听到这里,《华国诗词大会》现场的很多观众都忍不住笑出了声。
朱铨的这番“戏说”果真的相当有趣。
神特么的“高考成绩”,神特么的“四百分”、神特么的“判卷老师”,还有什么蓝翔技校的梗,火车票的乱入,无一不戳中了观众们的笑点。
在点评嘉宾席上坐着的康真与蒙漫根本没有想到朱铨会这样子形容杜甫。
本来,他们认为朱铨之前介绍李白的时候就已经是巅峰了,形式也是够新颖了。
但现在看来,还是有些低估了朱铨啊!
有了之前的《如果没有李白》的惊艳,康真与蒙漫两人对视一眼,更加期待《一个小号的逆袭》的后续了。
连康真与蒙漫这两位学术大佬都这般期待,更不要说这群普通的观众们了。
“牛哔啊!先是介绍李白,现在又介绍杜甫。”
“《如果没有李白》,简直就是一个经典的文章,现在这个《一个小号的逆袭》,是不是也会如此?”
“期待,期待啊!”
“朱铨小哥哥,你不玩段子的时候,真特么的帅!”
“哈哈哈,玩段子的时候,更帅!!!”
“快说,快说,我已经拿好笔记本了,我觉得着里面肯定有好多高考可用的东西。”
“朱铨实在是太搞笑了,虽然这是艺术的加工,但是朱铨说的确实是实情啊!在公元735年的时候,杜甫确实科考不第。”
“握草,杜甫不是诗圣么?怎么会如此之惨呐!这个我还真的不知道呢!”
“朱铨这是戏说,但不是胡说,在《华国诗词大会》的舞台上,容不得半点与史实不符的。”
...
说话间,朱铨感慨道:“这一年,和落魄的杜甫相比,许多同时代的诗人都已经扬名立万,在诗坛翻江捣海,散发着猛气。
当时,大名鼎鼎的猛人张九龄正在当宰相,并酝酿着他的新作“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他的公号每次更新,一群人都“赞!”“顶!”“中书令大人好棒,么么哒”。”
朱铨的话音还未落,现场的观众已经是轰然大笑。
原本因为即将要比赛的心情,也因为朱铨的“戏说杜甫”而早就失去了这‘硬核’舞台应该有的从容与淡定。
不过,这句“么么哒”真的太传神,也太魔性了!
就...你能够想象一下,一个本应该是大家闺秀,居然做出那种那种现在追星小迷妹才有的样子吗?
这一个反差感,让朱铨得到了众人的热烈掌声。
而在笑声中,竹签的定力十足,并没有因此而受到影响,继续说道:
“一个叫王维的学霸作为高考状元,已经做到监察御史。
他的粉丝正飞快增长,包括阿九公主在内...
不要吃惊,真的是阿九公主,不是袁承志勾搭的那个独臂神尼,是唐朝的玉真九公主;
一个叫王昌龄的同学已中了博学宏词科,被当代人称作“超绝群伦”。
他的代表作品“秦时明月汉时关”横扫诗坛,他的公众号也十分活跃,经常和各路大V搞搞互推;
即便是混得最不好的李白同学,也已经在帝都隆重发布了《乌栖曲》和《蜀道难》,被广泛转发,名声大噪...”
此时,电视的直播镜头突然切换到了观众席上,一个颜值高达九分的大美女出现在了屏幕上。
很凑巧的是,这个九分美女穿的还是唐朝的传统服饰,襦裙服。
也就是,上身穿着短儒或衫,下身着长裙,加半臂,以披帛与肩上做装饰的唐朝女子传统装束。
襦短且小,裙肥且长。
九分美女的裙系高腰至胸部,甚至系在腋下,系扎丝带,颈部与胸部的肌肤露在外,给人以优雅、修长、飘逸之感。
“握草!这个难道就是唐朝的玉真九公主吗?”
“好漂亮啊!”
“国视的导演真会挑!”
“这个应该是特邀的吧?”
“实锤了,这个一定是设计好的!不过,就算是设计好的剧情,那也不能够抹盖朱铨这个文章的精彩。”
...
朱铨并不知道这简简单单的一个镜头的变化,居然是让他实锤了事先安排好的。
如果要是知道,那朱铨也是百口莫辩呐!


  https://www.xxyanqing.net/book/38688511/20101952.html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www.xxyanqing.net 言情小说网手机版阅读网址:m2.xxyanqing.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