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网 > 春秋战国之宋国崛起 > 第二十一章积攒国力

第二十一章积攒国力


  宋甫对宋固很失望,他觉得宋固是一个人才,所以才让他主管兵部,没想到他也和这个时代的人一模一样,还是有局限。

  “是眼界!没错!是眼界,限制了他们。他们是这个时代的人,觉得打败一个国家,把敌方的的百姓抢过来作为奴隶,这是理所应当之事情。是局限,是眼界让他们没有看到以后的事情,只会在乎眼前的利益,而看不到长远打算。”宋甫想道。

  “宋固,你把征集粮食的人招过来吧,别去曹国征集粮食了,粮食我会给你筹集好,你需要多少?说个数字?”

  “至少也需要二十万斤细粮。”

  “20万斤,按照古人说的每斤16两,也就是说差  36万斤粮食!”

  按照宋甫的要求,要筹集  300万斤粮食,明年秋天就可以出征了。没想到宋固一声不吭居然筹集了这么多粮食,还差36万斤粮食,这么一点完全可以用金币兑换,只要宋甫小心一点,将兑换的粮食小心放进仓库就是了,整个冬天都不需要再去筹集粮食了。

  “王上说笑了吧,你怎么去筹集粮食。”宋固不相信宋甫能筹集粮食。

  “总之,你不要再去管了粮食的事情了。着力打造好盾牌以及那长予,教你的那种四方阵训练的盾牌和加长予对阵。一定要训练到3万人,将长矛兵和盾牌兵联合演练一次,主要对付敌人的远弓箭手以及骑兵!”

  “是,大王!只是我们的铁匠师傅还是不够,打造长矛以及盾牌,熟练师傅还是不够。”宋固一脸无奈说道。

  他也要尽快打炼出来,但是铁匠师傅就是这么多。在经过训练的师傅就这么多,已经秘密训练的青铜器师傅,已经可以独立打造了。

  但是整个宋国的铁匠师傅还是太少,如果明年出证,肯定能打造出来,但是演练的话,时间就来不及了。要两个月内打造出300幅古盾牌,  300  长予还加上刀斧手。

  而长矛手,有5m长以及3m5长两个规格,这就是说一个长矛手要配备两个长矛。

  他打造的就是要最先进的战术,罗马方阵。

  罗马方阵闻名天下的罗马队列其基本单位为小队,每个小队构成一组。将它与希腊方阵混为一谈是种极为普遍的误解。

  每横列20人,纵6人。两人之间间隔1.8-2米。横列的各小队之间约为30米间隔。各小队交错排列。

  整个队列通常由三个横列组成。青年兵组成的第一横列。壮年兵组成的第二横列。成年兵组成的第三横列。

  军团战术采用三队列法。由青年兵组成的第一横列首先推进,当距离敌人20码时,将重标枪掷出。同时,军团开始疏散。往往在标枪掷出之后完成疏散,第一横队的士兵开始冲锋,前两列士兵与敌人用短剑进行格斗。后面6-7列士兵投掷标枪。

  数分钟后,由壮年兵组成的第二横列替换,第一横列后撤休息。由少年兵组成的轻步兵负责掩护军团的两翼与背后,同时还要找回可使用的标枪,补充给撤回的第一横列。一场战役通常进行数轮替换。成年兵为军团的后备队。

  士兵类型少年兵:缺乏训练,组成轻步兵。装备普通标枪和投镖青年兵:有一定的战斗经验,组成军团的第一横列。装备两支重标枪(罗马重标枪)、一支宽刃短剑和一个圆形盾牌。壮年兵:年龄在三十岁左右,为军队的核心,组成军团的第二横列。装备两支重标枪、一支宽刃短剑和一个圆形盾牌。成年兵:年龄最大,经验最丰富。通常构成军队的后备队。

  组成军团的第三横列。装备与壮年兵相同,但是装备有一支长矛武器配备短剑:近距离武器。长约两英尺,宽约两英寸。剑头尖利,适合刺杀和劈刺。剑柄用木,骨,象牙或金属制成。

  方盾:长方形凸面体,高约四英尺,宽约两英尺。木制,蒙有兽皮,并用窄条金属加固。

  重标枪:远距离武器。最大投射距离约为六十英尺。前端为四点五英尺的金属长杆,附有一个铁枪尖。后端为四点五英尺的木制长杆,上面绕有一根绳索,在投射的瞬间拉动绳索,使标枪旋转前进,可刺破盾牌或盔甲。前后两端通常用两个销钉固定。

  标枪最大的特点就是锐利细弱,这样在杀伤敌人之后,枪头就会弯曲变形,防止敌人捡起后再投掷回来。

  这需要大量的铁器,不过好在宋家有三座铁山,再加上有木炭可以快速加入铁中,这样铁更加的坚硬。

  “缺人,我会去曹国帮你召过来,首先要免除曹国今年的秋税,让他们能够休养生息。只要明年的我那  25万亩小麦成熟以后,就是再打下了一个曹国,也不会少粮食!”宋甫说道。

  宋甫说干就干,直接起程去曹国,不给大臣商量,就下了王诏,并将亲自去曹国视察底层百姓的生活。

  一行人晃晃悠悠,由于是微服私访,所以宋甫也就率领百十个甲士,晃晃悠悠的来到曹国。

  因为他是骑马,就像是旅游似的,现在曹国已经没有战斗了,零星的山匪也被剿灭了,所以非常太平。

  前面一群老丈正在观察地里的庄稼,宋甫好奇就下了马。

  “前去查看一下,怎么回事?”

  就看见一群农夫在那里指指点点,好像有些意见在互相的争吵。

  “老丈,你们在争吵什么,我看这块地没什么问题啊?”宋甫还是很放低姿态。

  “见过先生!”几位老丈看见宋甫来说话,就停止了争吵。

  看他像是游国郎中,说白了,就是书生,所以几人还是向他行了个礼,因为文人在当时是很受尊敬的。

  “回先生的话,我们关这方土地长的麦苗如此茁壮,来年肯定是大丰收。我说要四五百斤的收入,没想到,其他几位老哥俩竟然说,能达到七八百斤。我就和他们争吵起来,怎么可能会有这么多?没想到引来先生的注目,实在是失礼!”一位老丈好像是识字,也读过几年书的样子,出来说话。

  “哦,原来如此!”宋甫说道。

  “不过,我听说当今大王的话,这地里产出都在一1000斤左右。嗯,应该就是老张说的七八百斤。

  因为按照宋甫的称,他是一斤是十两,原来宋国的是16两,现在宋国已经把称,全部统一了。按照一斤十两来算,就是1000斤。也就是老丈你说的现在说的六七百斤的样子。”宋甫和他们解释一下。

  “哦,原来如此,先生大才!”

  这位老丈说话,颇有些文人雅士的风范。

  宋甫也有心结交,他们回头请他去村里吃了顿便饭,宋甫盛情难却,只好去了,而他的甲士就在村外驻守。

  


  https://www.xxyanqing.net/book/28729197/117289548.html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www.xxyanqing.net 言情小说网手机版阅读网址:m2.xxyanqing.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