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网 > 宋青山柔柔 > 第357章 赚钱赚麻了

第357章 赚钱赚麻了


可他还有些好奇:“如此一来,不剿匪了吗?”

        “剿匪容易!”

        王守仁忽而一笑:“时泰,且看我以一封书信剿匪!”

        书信?

        书信也能剿匪?

        伍文定相当的费解。

        另外一边,京城。

        宋青山收到了王守仁自靖州寄来的信件,展开来看,竟是有些激动。

        与他而言,已然很少有事能让他激动了。

        但王守仁悟出的致良知,却是令得他期待万分。

        要知道,如果按照时间点划分的话,这致良知,乃是心学体系最完美的归纳总结,主旨一般的存在。

        也就是说,不出意外,王守仁已然将心学归纳总结到位,只待日后不断传授学问,当圣人了!

        这弟子牛叉了,当老师的,与有荣焉啊!

        还有便是,悟出了致良知,于此番剿匪,几乎手掐把拿了!

        于是,他便准备入宫觐见。

        可就在此时,有消息传来,出海的宋三,回来了!

        宋三回来了?

        岂不意味着,银子也回来了?

        当即,他二话不说,命人备马,直奔天津!

        非但是宋青山,宫里这边,也是得到消息。

        宋三回来了。

        大明,开海禁以来,第一个出海的商船,回来了!

        弘治皇帝有些期待道:“三位阁老,天津距离京城不过百余里路,有了高速公路,来回,不过两三个时辰,不若去看看?”

        三位阁老也是意动。

        以前,无论去哪里,即便是百余里路,那也是山高路远,如他们这等老胳膊老腿的,定会相当的劳累。

        可有了告诉公路,区区百余里路,不过在眨眼之间!

        于是,在弘治皇帝的带领下,一行人自京城出发,直奔天津。

        天津港!宋青山来了。

        宋三等人已然上岸,诸多货船,正在接受海关的检查。

        “公子,小的不负所望,此番盈利颇丰!”宋三笑盈盈,虽是晒黑了,却是很开心。

        “是吗?赚了多少银子啊?”宋青山问。

        宋三犹豫了一下却是笑道:“公子且来猜猜,那是二十余斤的白砂糖卖了多少银子。”

        宋青山略微思索。

        白砂糖,莫说在其余四方诸国的,便是在大明也是稀罕物。这段时间,霸州那边的诸多作坊已然准备就绪,刚刚开始生产。

        毫不客气的说,白砂糖在大明的售价看似较低,可以是有价无市的。若卖到四方诸国,价格也定然不便宜。

        于是他笑了笑道:“最少,也应该有两千两吧?”

        宋三摇头。

        宋青山有些诧异:“五千两?你小子可以啊,一斤卖出了数百两银子的价格。”宋三仍旧摇头,却是比出了两根手指。

        宋青山惊喜不已:“好家伙,两万两?计算下来,一斤白糖,一千两!”

        宋三干脆道:“公子,是二十万两!一斤白糖,一万两!”

        宋青山都惊住了!

        一斤白糖,一万两!

        这简直快上天了,不已经在天上了。

        当然了,回头想来,也是可以理解的。

        因为白糖的稀有属性,便是一斤卖两万两或也有人买。

        其余诸国,没有啊!

        没有,便意味着白糖的本身,已经不仅仅是试用品那么简单了,而是奢侈品中的奢侈品。

        于其他诸国而言,其罕见性甚至比黄金还要少!

        “嗯,不错不错!”

        宋青山很是满意。

        不得不说,这第一趟的航行,收获太多了。

        区区白糖便能卖出如此高昂的价格,其余物品,四方诸国也不一定有,几十万两银子,近在眼前啊!

        很快,海关那边已然核算完毕宋青山有些迫不及待的来到港口后面。

        这个时候,弘治皇帝与三位阁老也刚好赶来,一行人同行,来到海港之上。摆放在最前面的,便是宋青山的商船。

        这船,尤其的扎眼!

        因为船上面,赫然是白银子,在日光之下,泛着耀眼的光,直刺的人咂睁不开眼。

        银子!

        一整船的银子啊!

        毫不客气的说,即便是国库之中的现银,也没有这么多!弘治皇帝与三位阁老,彻底被惊住了。

        这些,便是此番出海做生意挣的银子?

        抢也抢不来这么多啊!

        最主要的是,现银啊!

        可不是那十两面额才能兑换一两银子的宝钞。

        宋青山也有些睁不开眼。

        这还是他第一次见到如此多的现银,一整船啊,他的,都是他的!

        “陛下,旁白的那艘船上,还有一些银子的!”

        跟随过来的徐经抬手示意。

        弘治皇帝抬头看去,并未船上看到银子。

        那么,不出意外的话,银子应该储藏仓里面。

        一趟出行,便可以获得如此多的银子啊!

        若是整个大明出海经商彻底推广开来,不敢想!

        根本不可想象啊!

        当然了,宋青山这商队也是第一次出海,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可即便其他商船可以获得此番利润的十分之一,那也是一个十分恐怖的数字了。

        “徐爱卿,已然清点完毕了吧?这两只船上,共有多少银两啊?”弘治皇帝问。

        “启禀陛下经查,此番入关银子,共八十五万两!”徐经果决开口。

        嘶!

        一众人皆是倒抽凉气。这利润,太恐怖了!

        刘健忍不住喃喃道:“先前出关之前,经核查,此一行共携带一万六千余两的货……”

        一万六千两,变成了八十余万两!

        简直比抢钱来的都快!

        宋青山也是暗暗震撼着。

        银子,来的太容易了!

        当然了,这也是第一次出海,有着绝对的偶然性。

        还有便是,宋三的销售能力也是极强的,日后,可能就没有这等好事了。

        冤大头不常有啊!

        有这么一次,肥这么一波,他已心满意足。

        这时,徐经望了宋青山一眼,有些尴尬道:“恩师,根据您先前写的入关事宜,白银入关要缴纳十个点的税费的,此番,大抵要缴税八万五千……”

        宋青山愣了愣!

        突然就有那么一点后悔。

        先前,脑子到底是进了多少水,他才会写出这个事宜啊?

        暗暗心痛着,他却是毅然决然的挥手:“这自是理所当然的,税费的问题,直接自船上取吧!”

        因为,自大明意外流入进来的银子会对现有的银子造成严重的冲击。银子多了,诸多货物就会涨价。

        于商人们来说或无太多影响,毕竟挣到了银子嘛!

        可对于普通百姓而言,货物上涨,而他们每年的收入有限,那将是不可想象的灾难。

        这也是势在必行。

        因为,朝廷这边要考虑整体的局面,这个税,就必须要收。

        而除此之外,仅仅依靠收税也是不行的!

        随着流入的银子越来越多,仍旧会对货币制度产生冲击,这中间,又需要借助另外一个神奇的工具来缓和了!

        想着,宋青山已是跃跃欲试。

        开银行啊!

        那可是百利而无一害的买卖!

        不多时,八万五千两银子自船上取走,运送京城,直接入了朝廷库府。整整一夜,弘治皇帝无法入眠。

        在看到那一整船的银子后,他才知道开海禁的方略,是多么的正确!也亏得宋青山一再坚持,若不然,整个大明不知道将会错过多少银子!

        这一趟航行便可攫取如此多的银子,用时,不过的月余而已,一年下来,出航十次八次的。

        “大明当兴啊!”

        弘治皇帝感慨不已。

        只是,接下来几日,却有一则则坏消息传来。

        物价,开始上涨了!

        尤其以布匹为主。

        平日间上等的绸缎,价格,一路飙升,竟是从二两多银子,直接涨到了五两以上!

        其余布料也是以疯狂的态势,不断上扬。

        此情况若不控制的话,大明,定将会迎来一场不可预测的危机。

        可问题是朝廷这边对于以布匹为首的物价疯涨的原因,完全是两眼一抹黑。

        弘治皇帝焦急不已,只得将宋青山与唐寅召至内阁。

        “两位爱卿,如何看待此事啊?”弘治皇帝问。

        宋青山一脸平静,冲着唐寅使眼色。

        唐寅犹豫了一下,终于是将早就注意到的问题,缓缓道了出来:“陛下,臣以为,物价飞涨,无异于银子贬值,臣将此事称之为一通货膨胀!”

        通货膨胀!

        与弘治皇帝与三位阁老而言,这四个字是陌生的!

        却听唐寅继续道:“先前,臣早就注意到这种现象了,最初,应是西山作坊的设立,诸多工人手里有了银子,某些物品的价格才开始上扬。

        “只是,那个时候,诸多物品涨价的情形并不明显,故,朝廷这边并未发现。”

        “而随着朝廷开海,诸多行商出海,采购诸多物品,如丝绸布匹瓷器等等,物品的价格,才开始真正的飞涨。”

        “简而言之,物品的存有量,变得紧俏稀少了,价格才会上涨。”

        原因,解释清楚了。

        弘治皇帝直接问道:“此事,应如何解决啊?”

        这下,倒是将唐寅难住了。

        关于此事,他已然琢磨了许久,却是没找到特别好的办法。

        因为这事的涵盖面,太广了。

        根本不是一两种手段可以轻易解决的。

        就如布匹价格,上涨,若要控制,倒是简单。

        大可制约诸多行商出海所携带的数量,同时也可以制约市场上,布匹售卖价格的上限。

        然而,这诸多办法,却是无法从根源上解决通货膨胀的问题。

        无奈之下,他只好偷偷看向宋青山。

        宋青山默然。

        事实上,对于通货膨胀,他这边早就注意到了,甚至比唐寅发现的还早。但这事,涉及面太广,并不是一招一式就可以轻易解决的。

        受通货膨胀影响最大的是谁?

        是万千百姓!

        其次,才是诸多商贾。

        而要解决这个问题,首当其冲的,便是让银子流动起来。

        要让百姓们的手里,有银子可用啊!

        而百姓们怎么才能有银子?

        平日间普通的耕种田地,获得果实,俨然行不通了!

        得通过劳作,获取银子啊!

        而若要百姓们有更多的从事第二职业的机会,就要促进商贾扩大生产,雇佣更多的百姓。

        于是宋青山缓缓道:“陛下,臣以为,造成通货膨胀的原因,并非一朝一夕,故治理起来,也非一朝一夕!”

        弘治皇帝会意。

        言外之意是短时间内无法治理。

        可依照眼下的态势来看,莫管怎样你得先有个治理的办法啊!

        天色渐冷,到了冬天,百姓们穿不起衣服,那可是要被冻死的。


  https://www.xxyanqing.net/book/18437533/79230961.html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www.xxyanqing.net 言情小说网手机版阅读网址:m2.xxyanqing.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