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网 > 科举后,我靠种田平步青云 > 第39章 初谋

第39章 初谋


  午时,一颗人头准时落地。
  徐厚添走的应当很安详,毕竟他的亲人曾经为他努力过。
  ……
  李小英和徐宁城一起进的城,一起看砍头,一起去县衙找宁钰。
  到了县衙,徐宁城被差役请到签押房。
  “二哥哥,你来的恰是时候,我们在商量募兵的事。”
  宁钰招呼徐宁城坐下。
  又对黄朝道:“把刚梳理出来的人口构成同二哥哥说说。”
  黄朝毫不避讳打量徐宁城。
  目光澄明,一身浩然正气,比徐宁炆那家伙强。
  “总人口23万,十五岁到五十岁的适龄劳动力14万,男女比例相当,有一技之长诸如铁匠、石匠、篾匠、木匠的三千余人……”
  黄朝对徐宁城的印象很好,介绍的很具体。
  待黄朝介绍完,宁钰说出适才她和黄朝、赵遇海商量出的结果。
  “我们打算从14万劳动力中分批次募集,首批募集两万人,首选男丁,力大灵活的娘子也收,等到军寨、瞭望塔建起来,再募集四万人,统共六万兵丁抵抗十五万以内的来犯军队。另外,有一技之长的匠人统一管理。”
  “不够。”徐宁城根据自己带兵六年的经验迅速做出判断,“十五万估算的没有问题,但抗击十五万正规军,至少要八万兵力。”
  “六万是极限,剩下八万人要耕种、织布、锻造,养活六万兵丁的同时,还要养活剩下的人。”理论王者黄朝第一个反驳。
  他熬了一个通宵,研究南里县舆图十几遍,才定下五万防守兵力的数量。
  几个人分析过南里县人口构成后,又共同定下六万的数字。
  兵嘛,多多益善。
  这厮一来,连分析推理也无,直接当口否认他们的努力。
  真叫人不爽。
  宁钰、黄朝、赵遇海同时抛出问号脸。
  徐宁城沉声道:
  “以南里县的地域范畴、地势隘口,尚不需装备精良的重甲军,寻常编制六万足够,但临时组建的百姓兵不行,缺少甲胄、兵器、搏斗技巧,纪律涣散,肉搏近战不可取,只能诱敌入山口河口,以滚石滚木火燎退敌,山高路陡,军备运送艰难,若十五万大军来袭,八万兵力尚且捉襟见肘。”
  “打两场仗,兵器甲胄慢慢也就有了。”宁钰道。
  他们是这么考虑的。
  “若首次对战面临的就是十五万大军,当如何?”徐宁城反问。
  “抢夺地盘的关键时期,谁会往犄角旮旯的南里派重兵?”宁钰觉得徐宁城有些过分杞人忧天。
  局势未明,不去争天下,派重兵攻伐一个既无政治地位、又无军事地位的南里县,除非脑子进水长草天下不想要了。
  “旁人自然不会,别忘了我们头顶上现在当家的是谁。”徐宁城提醒道。
  蜀云王。
  冲动易怒、残暴不仁,眼里揉不得沙子,若他晓得后院起火,以他的脾性,搞不好真调转矛头,不计损失教训完熊孩子再说。
  何况,在其他正规军或流民军到来前,蜀云王的征兵令肯定先到。
  南里县要自守,南里县的百姓绝无可能成为蜀云王的兵,替旁人卖命。
  宁钰看向徐宁城。
  还有谁比二哥哥更了解这位蜀云王呢?
  二哥哥如是说,蜀云王脑子长草的可能性应该不小。
  “蜀云王的话……”赵遇海也想到了关键之处,眉头拧了起来。
  黄朝不晓得蜀云王是谁,但看另外三人凝重的神色,也猜到了七七八八。
  “可若是募兵八万,后勤保障必然跟不上,将士不能挨饿受冻,遭罪的就是老弱妇孺。”赵遇海觉得自己的眉头再也无法舒展了。
  现场陷入长久的沉默……
  过了一会儿,宁钰率先一拍案桌,“那就全民皆兵,凡年满十五,不超过五十的,不分男女,全给我上战场。”
  “全民皆兵?”赵遇海觉得外甥疯了。
  徐宁城也不解的看向连刀都没拿过的自家弟弟。
  倒是黄朝与宁钰看法一致,甚至比宁钰还激动,噌地站起身来。
  “早该如此!任何时代,任何时空,保家卫国都不是某一人或某些人的责任,但凡这片土地上的子民,皆该为护卫领土完整抛头颅、洒热血,万死不辞!”
  呃……
  他在说什么?
  宁钰、徐宁城、赵遇海面面相觑,奇怪的审视黄朝。
  他们不过想护持一县百姓安然度过战乱,少死几个人而已,咋就扯到家国大义上了?
  “咳!”迎上几人看猴把戏一样的目光,慷慨陈词的某人终于察觉出不妥,佯装镇定的干咳一声,若无其事坐下端起茶盏,“钰哥儿你继续。”
  只要足够镇定,尴尬的就是别人。
  嗯。
  就是这样!
  宁钰收回目光,继续道:
  “当然不是14万人入驻军寨,编入军寨的六万人不变,其余八万仍以劳作为主,每日抽出一个时辰操练,对战时这部分人协助滚石山木兵器运输及伤员护送。二哥哥,你看这样成吗?”
  徐宁城沉吟片刻,道:“或可一试。”
  只是如此一来,练兵更困难了。
  “农忙时节,兵丁也可以归家抢春耕秋收。”赵遇海也赞成。
  纸上谈兵无用,想法需得落到实处方知优劣好坏,宁钰当机立断拍板,“既然大家都同意,接下来我们商量一下具体实施方案,我先说说我的想法……”
  对日理万机的人来说,日头从正中当空斜落西山不过眨眼一瞬。
  宁钰等人商讨完募兵、建军寨等事宜步出签押房,夜晚虫鸣啁啾阵阵,小池里也传出蛙叫。
  而李小英坐在靠凳上,头倚着桃树在打盹。
  徐宁城将李小英叫醒,李小英看到宁钰很兴奋,“徐大人,明个儿我家下稻种,大人要来吗?”
  “李娘子,你家不是烧了?”黄朝好奇一问。
  那天听到李娘子的名字,他还短暂怀疑过是不是李教授也穿越了。
  想想又不对,如果是李教授,肯定和他一样穿过来不过一个多月,适应环境还来不及,怎么可能又是培育稻种,又是生三个娃。
  “不在公婆家,在娘家,也在李家村。”
  当日若非恰好娘家接走三个孩子,遭殃的怕是不止公婆,想到此处,李小英只觉一刀断头简直太便宜徐厚添徐宁勇父子。
  黄朝“噢”了声。
  宁钰没有立刻回答李小英。
  明日……
  二哥哥带人跑山为搭建军寨选址,大舅舅安排人挨个村通知里正来县衙开会,外出采购的大哥哥也没这么快回来,县城里百姓的思想工作交给了家里几位长辈。
  算起来,明日她也就是巡视几位长辈的工作情况,然后回县衙处理公务。
  巡视和公务都不及稻种的事情重要。
  “明日辰正,我准时到。”宁钰略微思忖,应了。
  然后转向徐宁城,“二哥哥,你让二嫂嫂明日跟我一起去,再就是……”
  “对了,大舅舅,明日你发个布告,衙门高薪聘请有志之士,治国治军、刺杀建造、锻造经营,品类不限,男女不限,年龄不限,等大哥哥回来,让他下回出去顺带也找一找。”
  “好。”赵遇海应道。
  从衙门出来,宁钰和赵遇海各自归家。
  黄朝与徐宁城相见恨晚,打算促膝长谈一整夜,半推半就跟徐宁城回李家村去了。


  https://www.xxyanqing.net/book/14113553/75869463.html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www.xxyanqing.net 言情小说网手机版阅读网址:m2.xxyanqing.net